在“百项成果库”中,命中:17条,耗时:0.0179895 秒
1.黄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作者】张茂省 ; 孙萍萍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有效地降低了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围绕国家减灾防灾重大需求,及时推进成果转化,多方位有效地服务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诱发因素为切入点,研究并揭示了不同类型黄土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发展和完善了黄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技术方法、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等技术方法
【生产日期】2016年
2.中国氦气资源调查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一是评价了渭河盆地氦气资源潜力,估算氦气资源量14.78亿立方米,圈定华阴等3处远景区;二是基本查明了渭河盆地氦气成藏条件,总结了壳源氦气的弱源气成藏模式,探索了氦气调查技术方法;三是有效引领商业跟进,氦气提取技术方法取得重要进展;四是开展了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氦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认为四川、塔里木、柴达木、松辽等盆地具有氦气资源潜力大。
【生产日期】2016年
3.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2016)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油气、煤炭等常规能源地质调查取得重大发现;促进能源结构优化,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北方砂岩型铀矿、地热、锂矿、晶质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引领,提出一批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新理论新认识;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和重大装备;“十三五”工作部署。
【生产日期】2016年
4.中国数字地质调查能力建设报告
【作者】李丰丹 ; 李超岭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数字地质填图数字化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为地质调查全流程数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编制了“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库内容和结构”标准,把数据库建设流程与具体地质矿产调查业务工作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开发了自主地质调查二维、三维GIS平台和数字地质调查系列软件,从体系架构上支撑地质调查全流程数字化,成为我国地质调查领域全面应用的主流软件;构建了新一代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的服务框架,提供了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感知服务的新模式;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复合型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地质科技进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生产日期】2016年
5.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重大成果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非洲联盟的国际合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引进美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模型“三部式”、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技术和德国Insar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等一批世界领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开展海洋地质调查、海洋能源资源调查和海洋地质环境调查,服务国际海洋划界等重大外交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我国勘查仪器设备研发与创新;我国33处地质公园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约占世界地质公园总数的1/4;国际地科联秘书处迁址中国,进一步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主办了20余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会议,显著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人才,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地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生产日期】2016年
6.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突破传统认识,创新性提出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成藏理论,探索解决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关键性地质和技术方法问题;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重大突破,开创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勘查新格局;服务国家需求,圈定10个页岩气调查远景区、优选14个有利勘查区块,支撑脱贫攻坚和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设;精心规划部署,“十三五”期间分重点开展上、中、下游油气页岩气调查、分层系开展资源潜力评价、建设勘查示范基地,为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奠定资源基础。
【生产日期】2016年
7.中国地质测试技术发展报告
【作者】屈文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国土资源系统建有实验室(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近50家,在职人员约4000人。作为承担公益性地质实验工作的骨干队伍,年完成样品测试量约410万件,在技术上实现了从无机分析向有机分析与形态分析、从宏观整体分析向微区原位分析、从单纯元素分析向同位素分析、从单元素化学分析向以大型分析仪器为主的多元素同时分析、从实验室内分析向野外现场分析的拓展。近年来,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等22项,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5 项。这些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和地球科学研究,有力地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质调查等工作,为建设一流地质调查局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建立或支撑建立了“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和“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
【生产日期】2016年
8.地质学科发展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得到国家的肯定、业内的赞同、百姓的表扬,也促进了地质学科的发展,同时拓宽了地质工作的研究服务领域。总体上,地质学科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与基础研究有关的地质学科发展缓慢或滞后,与地质调查有关的地质学科得到迅猛发展。地质学科大部分处于国际“跟跑”水平,部分处于从“跟跑”到“并跑”的过渡水平,少数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只有个别处于“领跑”水平。
【生产日期】2016年
9.中国海洋地质勘探技术报告
【作者】盛堰 ; 吴庐山 ; 沙志彬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紧跟国际海洋地质勘查技术发展潮流,通过关键设备研制、技术创新和先进设备引进,建立了海洋基础地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矿产资源等海洋地质勘查技术体系,为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源勘查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生产日期】2016年
10.中国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发展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我国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1978年走过了初创和初步发展两个阶段,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方法技术体系,为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方法保障。此后,随着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稳步推进,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探索呈现全新局面。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给学科发展和方法进步带来重大转机,以矿产勘查为目标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得以完善和深化,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研究取得实用化进展,地球化学勘查思路和方法在土地质量调查、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时至今日,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基础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方法技术持续健全和完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及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发与应用位于世界前列。
【生产日期】2016年
11.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资源调查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一是摸清资源家底,提高工作程度;二是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勘查示范,攻关制约铀矿勘查开发存在的关键地质问题,引领后续勘查跟进;三是含煤岩系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
【生产日期】2016年
12.地质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1999年以来,在地质大调查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海洋专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及国家“863”和“973”计划等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机制,在基础地质、月球及极地等前沿领域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理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和油气成藏理论、航空地球物理调查技术、遥感地质应用技术、地质钻探、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技术、测试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重要成果,解决了资源环境重大关键问题,拓宽了地质调查服务领域,提高了地质调查水平。
【生产日期】2016年
13.中国矿业权核查情况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实地核查全国范围内有效矿业权(不含油气)的实际位置与许可范围的一致性,并对其他数据项进行实地调查。
【生产日期】2016年
14.中国近海矿产资源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首次完成我国近海重点区域海砂、砂矿资源家底调查;海砂资源潜力调查在服务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矿政管理、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服务企业等成果服务应用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编制完成了中国近海海砂资源调查技术规范、海砂(建筑用砂)地质勘查规范和滨海砂矿地质勘查规范,为近海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方法要求;提高了海洋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技术能力,建立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创建了近海矿产资源调查专业化队伍
【生产日期】2016年
15.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1999年以来,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地质调查等项目支持,综合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自主开发、研制和集成了贯穿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自动存储和智能管理等全过程技术方法体系,部分新技术和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等地质环境监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日期】2016年
1
2
按检索点细分(17)
摘要(10)
关键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