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6)
气候变化(9)
碳循环(4)
清洁能源(3)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6条,耗时:小于0.01 秒
1.新能源汽车推广对城市碳排放影响探讨——以太原市为例
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纯电动车;;公共交通;;污染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太原市将燃油燃气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纯电动出租车,公交车也在逐步更换中。基于此,对太原市公共交通电动化前后的尾气排放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年均减排量分别为:出租车20.14万t,公交车15.11万t,鲜活农产品运输车0.11万t,快递车0.04万t。通过研究可知,如果将纯电动汽车推广至山西甚至全国,减排效果将会非常可观,并结合电动车优缺点、环境、技术、能源、电力现状,提出了推广电动车的合理化建议。
年:2019
出版单位:绿色科技
2.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发展历程追踪
作者:李博 ; 冯俏彬
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进展
摘要: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曾经不太热门的气候变化经济研究领域,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1991~2018年共3632篇文章,然后以这些文章作为基础数据,利用可视化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得到文献共被引图和关键词国别(地区)图,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追踪。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研究主题各有侧重;在文献发表数量上,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6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并不处在研究前沿,尚缺乏开创性的进展。
年:2019
出版单位:经济研究参考
3.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区域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Morlet小波变换;;曼-肯德尔突变检验;;环流指数;;植被覆盖指数
摘要:利用1982-2013年柴达木盆地5-10月的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结合夏季风指数、经纬向环流指数等大气环流资料及植被覆盖指数对柴达木盆地气候时空变化的区域显著性成因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除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外,柴达木盆地降水和气温显著上升,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显著减小,同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特征;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有突变发生,其中,盆地东部降水、气温、平均风速的突变时间早于西部,东部的日照时数突变时间晚于西部,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各气候要素的周期变化具有共性特征,周期变化基本在32、16、10~12、5~6和2~3 a等时间尺度附近变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盆地气候变化具有的区域特征可能是亚洲夏季风、经纬向环流、副热带高压等气候系统以及下垫面植被演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年:2019
出版单位: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气候变化对农户的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南疆红枣主产区农户收入安全视角
作者:李博 ; 李青 ; 陈红梅
机构: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红枣;;收入安全;;气候适应能力;;全要素适应性生产函数模型;;两阶段价值链
摘要:气候对农户的影响存在于以农户为中心的两阶段价值链(生产和产后环节)中,农户收入是气候直接影响和农户为规避气候风险调整生产经营行为的结果。基于阿克苏地区2011~2014年316户枣农微观面板数据,在Ricardian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气候-两阶段影响模型,运用考虑气候影响的随机系数模型,构建全要素适应性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4~8月生长期和9~10月成熟期气温升高对农户增加收入有利,但农户对极端高温的适应能力不足;4~8月主产区降水增加对农户的影响利大于弊,9~10月成熟期降水增加使农户不可避免陷入由气候导致的市场风险;生产阶段气温升高使肥料的产出弹性下降,降水增加使肥料的产出弹性上升,农药的产出弹性下降,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成本增加,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调整行为不科学。为保证农户收入安全,农户在生产和产后阶段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高,尤其应充分考虑产后阶段的气候适应性措施。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5.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地区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
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农业生产效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泰尔指数分解;;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基于中国1998—2012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各省市区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差异的结构性原因与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省市区处于农业生产非效率的状态,多数省市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效率下降。2农业生产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多数年份中,差异主要由东中西与东北部区域间的差异所造成。3多数年份中,区域内部的差异是造成整体差异的次要原因,其中,西部区域内各省份的差异在各区域内差异中占比最大。4各影响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地区差异的关联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农业结构的地区差异、灾害影响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者教育素质的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城乡收入比的地区差异,以及研发创新投入力度的地区差异。
年:2016
出版单位:经济地理
6.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述评
作者:李博 ; 李青 ; 陈红梅
机构: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化学品投入效率;;农业面源污染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梳理有关文献,从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和防治体系三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揭示气候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和间接路径,气候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方式产生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气候变化使农户产生不科学的生产调整行为进而加剧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这一关系对于把握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完善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污染防控体系有重要意义。
年:2016
出版单位:塔里木大学学报
7.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减排路径研究
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研究所;安徽省生物物种资源信息中心;
关键词:温室气体;;碳减排;;指标体系;;市域分布;;安徽省
摘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建立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体系,计算安徽省2001—2010年十年间各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利用回归分析预测安徽省2015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各地市温室气体排放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软件分析碳排放空间格局。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安徽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3.96x108 t。单位GDP碳排放量自2007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碳减排的经济效益已有所提高。在各排放源类别中,原煤消耗产生碳排放量最多,且增势明显。区域格局分析表明,马鞍山市为省内工业发达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为能源及工业领域,排放量也较多,温室气体排放地域差异显著。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特点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有针对性提出的减排对策对于健全全省碳减排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年:2015
出版单位:生态科学
8.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日数气候变化特征
机构:阿勒泰地区气象局;青河县气象局;
关键词:大到暴雪;;气候变化特征;;新疆阿勒泰
摘要: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量,运用线性趋势法、Cubic函数、M-K突变检验、R/S分析、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大到暴雪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大到暴雪日数沿阿尔泰和萨吾尔山脉较多,河谷平原较少,阿勒泰站为大到暴雪高发区,福海站为低发区,11月发生频次最高;各站中,除阿勒泰和福海站变化不显著外,其它站均呈显著增多的趋势;Cubic函数拟合显示: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大到暴雪日数发生了由少到多的转型,各站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发生了转型,但没有发生突变;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大到暴雪日数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R/S分析表明,在未来该地区大到暴雪日数将逐渐转为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吉木乃和阿勒泰站。
年:2013
出版单位:沙漠与绿洲气象
9.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大到暴雪气候变化特征
机构: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新疆青河县气象局;
关键词:新疆阿勒泰;;冬季;;大到暴雪;;气候变化特征
摘要: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0年冬季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大到暴雪特征量,并对其时间序列进行标准化,然后运用线性趋势、Cubic函数、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冬季大到暴雪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到暴雪量对冬季降水总量的方差贡献较大。在气候分布上,大到暴雪特征量、冬季总降水量的大值区均位于北部东部,大值中心位于富蕴或阿勒泰站,方差贡献大值中心位于青河站;小值中心位于福海站。在年际尺度上,该区各特征量有7 a的显著周期变化特征;在年代际尺度上,有13~15 a、17~23 a、28~29 a的显著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上,大到暴雪量和频次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负距平为主,变化相对平稳,90年代之后以正距平为主,变化相对剧烈;大到暴雪强度60-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最初10 a波动幅度较大,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变化相对平稳。Cubic函数拟合表明,大到暴雪特征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由少到多的转型,但没有突变点。在空间域上,各年代大到暴雪量大值区所在范围比较稳定,位于北部东部,小值区出现在河谷平原;大值中心在60和90年代出现在富蕴站,其它年代出现在阿勒泰站;小值中心70年代出现在布尔津站,其它年代均出现在福海站;大到暴雪频次的变化与其不同的是大值中心90年代出现在青河站;大到暴雪强度在60和70年代大值中心位于阿勒泰站,80和90年代位于富蕴站,21世纪最初10 a位于哈巴河站,大值区分布也较复杂。大到暴雪特征量全区及各站均呈增多趋势;大到暴雪量是阿勒泰和福海站、大到暴雪频次和强度是阿勒泰、福海、富蕴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它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S分析表明,在未来该地区大到暴雪特征量将逐渐转为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吉木乃站。通过分析揭示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变化规律,对指导该地区经济生产布局、防灾减灾、暴雪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年:2013
出版单位:干旱区地理
10.中国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与人均碳排放水平——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作者:李博
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碳排放;;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使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该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某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会对降低其自身的碳排放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中国应当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激活良性互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年:2013
出版单位:软科学
1
2
按检索点细分(16)
作者(16)
按资源类型细分(16)
期刊论文(16)
按来源细分(16)
知网(16)
按年细分(16)
2019年(3)
2016年(3)
2015年(1)
2014年(1)
2013年(3)
2012年(1)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