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9)
气候变化(7)
碳循环(1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9条,耗时:小于0.01 秒
1.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及预测研究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关键词: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预测;;ARIMA
摘要:当前,居民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生活部门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能耗部门,随着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还将持续增长。文章对1997—2015年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ARIMA模型对2016—2025年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5年,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碳排放增速和占比于2005年超过农村;城市煤品碳排放波动下降,油品碳排放比2005年增速加快,到2015年与煤炭碳排放相差0.073 5亿吨。农村居民煤品碳排放仍然较高,油品和气品碳排放增幅远低于城市;到2025年,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达到7.87亿吨,年均增长率7.13%;煤品碳排放持续下降,但减速较缓,油品碳排放自2016年起超过煤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年:2019
出版单位:生态经济
2.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美国东北大学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城市规模;;STIRPAT模型
摘要: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对传统STIRPAT模型进行扩展,考察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采暖需求的增长都会显著提高一个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部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会随着富裕程度的上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城镇化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全国样本来看,2005年和2012年人口因素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变化较小,维持在0.7左右;气候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2005年的0.288 1下降为2012年的0.000 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影响从2005年的0.744 2上升到2012年0.979 5;同时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在2005年存在倒U型关系,但到2012年这种关系不再显著。除了针对全国尺度的分析外,本研究还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识别出不同规模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今后在制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在把握关键影响因子的前提下依据城市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年:2018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3.气候变化问题多学科协同机制实践研究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多学科协同;;社会学;;伦理学;;哲学
摘要: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全球气候正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环境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挑战。相关学科基于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文章以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为视角,横向梳理了相关学科对气候变化问题介入的原因、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评述。综合分析和探讨了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中学科间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以学科间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观点,进行学科间的跨界交流与探讨,探讨学科间的协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文化内涵,构建多学科间的研究范式,促进学科间的有机交流与融合,以推进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行动。
年:2018
出版单位:生态经济
4.博斯腾湖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NDVI;;气温;;降水;;气候变化响应;;博斯腾湖流域
摘要:利用2003-2012年MODIS-NDVI数据,结合23个气象站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10年间博斯腾湖流域NDVI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0年间,博斯腾湖流域NDVI呈波浪式上升态势,NDVI显著增加和极显著增加区主要分布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博斯腾湖附近的核心绿洲区,NDVI变化不显著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35%;近10年博斯腾湖流域的降水和气温都呈下降趋势,气温增温率自流域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增,增温中心位于库尔勒和焉耆附近的核心绿洲区,降水倾向率自流域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减,研究区中部降水减少最明显;年际水平上,10年间博斯腾湖流域NDVI总体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极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巴伦台和巴音布鲁克附近,月际水平上,4-10月博斯腾湖流域NDVI与同时期降水和气温呈现很强的正相关,滞后现象不明显。
年:2018
出版单位: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5.辽宁建平地区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机构:建平县气象局;
关键词:建平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1987—2016年近30a辽宁建平地区2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叶柏寿站(54326)代表建平地区南部、建平站(54321)代表建平地区北部。分析了该地区南北两个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30a建平地区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1℃/10a、0.24℃/10a、0.44℃/10a,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年降水量-11.1mm/10a下降。日照时数-34.7h/10a下降;近30a建平地区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13℃/10a、0.34℃/10a、0.03℃/10a,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降水量-32.5mm/10a下降。日照时数-24.8h/10a下降。
年:2017
出版单位:农业与技术
6.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强度分析
机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碳排放强度;;结构分解分析;;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产出技术结构效应;;最终需求总规模效应;;中国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碳减排问题研究不能不考虑中国区域间经济关联。本文利用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结构分解分析对2007—2012年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进行了解析,据此判断中国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7—2012年中国整体和八大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中部区域降幅最高,南部沿海区域降幅最低;(2)中国碳排放强度降幅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区域,而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小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收敛性;(3)得益于节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等,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导致中国碳排放强度降低,而最终需求总规模效应则抑制碳排放强度降低;(4)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贡献最大,而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的贡献却相对较小;(5)中国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未来中国碳减排政策应避免"一刀切",还要注重区域间横向联合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减少对高碳性产品的依赖。
年:2017
出版单位:资源科学
7.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作者:方健 ; 徐丽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碳排放;;随机需求
摘要: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面临如何有效整体减排的难题。针对供应商这一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选择供应商的要素之一。本文构建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因素的单个企业面对多个供应商,且受供应商产能约束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结合模型自身特点设计了相应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碳排放价格及运输工具的变化对选择供应商的影响。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管理科学
8.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及趋势
机构: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Z指数法;;海河流域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近60年来多种气候、水文要素对海河流域干旱变化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流域内气温、降水、径流等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Z指数法对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经历了湿润—正常—干旱的变化过程;21世纪初,流域北部地区出现偏旱现象,多次干旱的面积覆盖率低于40%,少部分干旱覆盖率较高,最高达98%;从时间上看,1980年是发生干旱现象的一个临界点,无论是从发生次数还是覆盖面积上,1980年以后要明显大于1980年以前。从干旱发生频率上分析,海河流域发生轻度和一般干旱的高频地区多分布在滦河流域以及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地区干旱爆发频率相对较低,重大干旱事件则在中南部平原地区发生频率更高。综合全部干旱事件,滦河流域为干旱频发区,其次为海河流域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则频率相对较低。
年:2014
出版单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9.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
作者:徐丽
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动态影响
摘要:利用中国195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人口、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不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倒U型库茨涅茨曲线关系不明显;长期内城市化有助于抑制碳排放,短期内过快的城市化将加剧碳排放。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年:2014
出版单位:科技管理研究
10.城镇化与碳排放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实证分析
作者:徐丽 ; 赵涛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山西大同大学地方经济研究中心;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城镇化;;碳排放;;STIRPAT模型;;面板变系数模型
摘要:采用1992—2011年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和面板变系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因素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采用城镇化率和城镇化增长率指标对研究城市进行区域划分,具体分析城镇化进程对不同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正向作用,城镇化对不同城市碳排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就越小;城镇化发展速度越快,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越大。根据研究结论,对不同城市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年:2014
出版单位:西北人口
1
2
按检索点细分(19)
作者(19)
按资源类型细分(19)
期刊论文(19)
按来源细分(19)
知网(19)
按年细分(19)
2019年(1)
2018年(3)
2017年(2)
2016年(1)
2014年(5)
2013年(1)
2012年(4)
2011年(1)
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