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9)
气候变化(3)
碳循环(6)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9条,耗时:0.0500025 秒
1.近20a西喀喇昆仑地区吉尔吉特河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张威 ; 王宁练 ; 李想 ; 刘凯
机构: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关键词:冰川;;吉尔吉特河流域;;气候变化;;遥感
摘要:冰川被誉为"固态水库",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发展至关重要。喀喇昆仑山地区的冰川出现了退缩停滞乃至前进的现象,被称为"喀喇昆仑异常"。为探明西喀喇昆仑地区吉尔吉特河(Gilgit River)流域的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1993、2000、2016年三个时期的多景LandsatTM/ETM /OLI遥感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法提取三期冰川边界。结果表明:(1)1993—2016年,吉尔吉特河流域冰川面积共萎缩了45.82±9.07 km~2,约占1993年冰川总面积的4.07±0.80%。其中,1993—2000年冰川面积的年均萎缩率为0.19±0.02%,2000—2016年冰川面积的年均萎缩率为0.17±0.03%,即近15a来研究区冰川面积萎缩呈微弱的减缓趋势。(2)1993—2016年研究区内共有12条冰川发生过前进现象,其中G073768E36822N(冰川编码)冰川发生了较为快速的前进,在1996—1999年末端前进了477 m,前进速率为159 m·a~(-1)。(3)近40 a来,吉尔吉特河流域的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降水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气温升高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降水的增加缓解了因升温而导致的冰川面积萎缩。
年:2019
出版单位:山地学报
2.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缘全新世气候变化
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粒度;;磁化率;;气候变化;;全新世;;毛乌素沙地
摘要: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缘大柳塔剖面地层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剖面沉积物粒度组成以中砂、粗砂为主,古土壤中黏粒组分含量高(3.32%),风成砂中几乎不含黏粒组分(0.01%),粒度参数的平均粒径M_z和分选系数σ也表现为古土壤高值、风成砂低值;(2)磁化率在全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低频、高频磁化率在古土壤中呈高值,湖沼相、弱成壤次之,风成砂最小;低频磁化率χ_(lf)与黏粒(<2μm)含量、平均粒径M_z呈显著正相关,垂向剖面上变化规律一致,指示了相似的气候环境意义;(3)毛乌素沙地在10.39 ka BP附近存在明显的3次冷干-暖湿气候波动; 10.39~9.34 ka BP,气候冷干,风沙活动盛行; 9.34~8.68 ka BP,冬季风衰退,夏季风增强,成壤作用强烈; 8.68~8.29 ka BP,气候寒冷干燥; 8.29~2.72 ka BP,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在6.55~3.80 ka BP达到鼎盛后转向冷干; 2.72~1.34 ka BP,冬季风占主导,沙丘活化,沙漠扩张; 1.34 ka BP至今,逐渐接近现代气候。毛乌素沙地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是东亚冬、夏季风此消彼长作用下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年:2019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3.UV-B辐射对元阳梯田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UV-B辐射;;稻田;;土壤碳转化;;温室气体排放;;大田试验
摘要:大田原位条件下,种植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白脚老粳,研究UV-B辐射增强(0、5.0 k J·m-2)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相关酶活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导致稻田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降幅为10%~17%;纤维素酶活性分蘖期和拔节期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7 U·g~(-1)和5.5 U·g~(-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降幅分别为10%~36%和9%~31.5%;增加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23.0、79.5 mg·kg~(-1)和57.8 mg·kg~(-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水稻生长期稻田CH4的排放通量,降幅为23%~42%;但显著增加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418.9 mg·m-2·h-1和3.7μg·m-2·h-1。相关分析发现,稻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CH4排放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UV-B辐射通过改变稻田土壤碳转化酶活性与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而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年:2018
出版单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4.220ka BP来大同盆地常量元素记录的气候变化
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常量化学元素;;气候变化;;大同盆地
摘要:大同盆地第四纪以来发育了厚层的河湖相,上覆马兰黄土或全新统,蕴含着丰富的过去气候变化信息。以地层测年数据建立年代框架,结合地层磁化率、粒度测试资料,主要以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层沉积物中常量化学元素含量的平均值SiO_2>Al_2O_3>CaO>Na_2O>Fe_2O_3>K_2O>MgO,沉积相不同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元素聚集时气候环境存在差异。(2)220ka BP以来大同盆地气候变化经历了中更新世220~199ka BP暖湿期、中更新世199~138ka BP干燥寒冷期、末次间冰期138~71ka BP温暖湿润期、末次冰期71~11ka BP寒冷干燥期、全新世11ka BP至今的暖湿冷干交替频繁波动期,在每个时段仍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3)这种气候变化过程与纬度位置大体相近的中国北方萨拉乌苏河流域、内蒙古岱海地区有着相似的气候变化过程,反映出本区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东亚冬夏季风势力互为消长的区域响应。
年:2018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5.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
机构: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秸秆;;资源密度;;利用现状;;焚烧;;碳排放
摘要:[目的]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将全国划分为黄淮海区、西北区、东北区、东南区、西南区五大区域,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秸秆产生量、秸秆资源密度、秸秆利用结构、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结果]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10.4亿t,可收集量达到9.0亿t,玉米、水稻和小麦3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9.19%,黄淮海区秸秆产量最高,占总量的33.41%。秸秆已利用量为7.21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80.11%,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已利用量的比例分别为53.93%、23.42%、4.98%、14.27%、3.40%,形成了农用为主的利用格局,但不同秸秆种类综合利用率和利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全国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23.57kg/667m~2和1.75 t,东北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区和东南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的露天焚烧火点数比例估算,2015年我国秸秆露天焚烧量约为8 110万t,总碳排放量约为3 450万t,其中东北地区约占74.1%。[结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推动区域秸秆实现全量利用,对于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6.江苏省经济重心与能源碳排放重心路径演变分析
作者:李想 ; 王仲智 ; 芦惠
机构:三明学院旅游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经济重心;;碳排放重心;;路径演变;;江苏省
摘要:本研究引入重心模型,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经济和能源消费数据,计算出各年份GDP、工业产值、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和空间相关性多角度阐释了经济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联系.结果显示:经济重心和碳排放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偏移,2006年后出现略微的北移迹象;11年间重心移动距离排序为:碳排放重心(32.1 km)>人均碳排放重心(29.6 km)>GDP重心(14.6 km)>工业产值重心(10.9 km);相较于经济重心而言,碳排放重心的空间位置偏向于省域的西北方向;经济重心和人均碳排放重心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年:2013
出版单位: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7.江苏省能源碳排放现状及县域聚类分析
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碳强度;;聚类分析;;空间格局;;江苏省
摘要:利用1998~2008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数据,初步分析了江苏省能源碳排放的现状。以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为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2002年、2008年江苏省县域的"排放—效率"类型进行了基本划分,并分析了各聚类碳排放格局特征。结果显示:GDP标准下的发达地区大多属于"高排放"类型,其中部分县市甚至属于"高排放—低效率"类型;以南京市区和徐州市区为代表的"高排放—低效率"地区,占全省碳排放量的一半,是江苏省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不同聚类类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相同类型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局部格局的不稳定性,使县域在不同聚类类型间的跃迁行为时有发生。
年:2011
出版单位:世界地理研究
8.总量控制下电磁污染排放权交易经济性分析
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电磁污染;;总量控制;;排放权交易;;环境经济学
摘要:借鉴环境经济学中关于水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成果,在对电能质量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电网电磁环境资源、电网电磁环境污染、电磁污染总量控制、电磁污染排放权交易几个问题的经济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总量控制与电磁污染排放权交易的关系,二者对用户经济收益以及用户电磁污染排放管理的影响。
年:2011
出版单位:电力科学与工程
9.南通市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效应研究
作者:李华 ; 李想 ; 狄佳云
机构:丹阳市国土资源局;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南通市
摘要:土地利用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以江苏南通市为例,计算并分析了1999-2005年间这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南通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碳源,建设用地所产生的碳排放每年可达5.798×107t,对碳排放的贡献高达99.4%;耕地每年的碳排放量可达1.948×105t;林地为主要碳汇,其吸收量约为每年17.375万吨(包括少部分草地)。同时对南通市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11年南通市碳排放会明显增加,面临的碳减排任务十分严峻。
年:2011
出版单位:中国城市经济
1
按检索点细分(9)
作者(9)
按资源类型细分(9)
期刊论文(9)
按来源细分(9)
知网(9)
按年细分(9)
2019年(2)
2018年(2)
2017年(1)
2013年(1)
2011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