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5)
气候变化(2)
碳循环(3)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5条,耗时:0.0529741 秒
1.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作者:吕达仁 ; 丁仲礼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收支;;生态系统;;气溶胶;;土地利用;;IPCC应用
摘要:该专项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的国际谈判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最佳途径选择等重大科技需求,有效组织中科院和相关高校及部委相关单位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的陆地碳收支定量认证、碳增汇潜力与速率、增汇技术与措施以及未来全球增暖情景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由此形成支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增汇、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数据资源体系、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认证方法论与技术体系、陆地碳收支定量评估与认证、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与措施、区域碳收支调控管理政策等研究领域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谈判的话语权;形成一支具有扎实研究基础,并适应重大多学科交叉的科技队伍,实现我国科学家进入世界前沿科技舞台的战略目标。该专项将着力回答如下核心科学问题:(1)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多少?(2)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有多大的固碳潜力和速率?(3)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问题上我们如何应对?(4)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大气CO2浓度的敏感性?(5)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影响?(6)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是什么?通过专项实施将实现:自主建立我国能源、水泥等行业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卫星遥感、空中监测与地面网络监测和大气模式系统相结合的我国自主大气碳浓度和碳源汇监测系统,以及陆地碳收支的地面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和定量评估我国各类生态系统的碳增汇潜力与速率,评估我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增汇贡献,研究人工干预下生态系统增汇的原理和技术系统,建立我国典型区域碳增汇的科技试验和示范体系;发展更为完整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定量预估未来气候增暖幅度相对应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理解人为排放气溶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减少其相互关系认知的不确定性;分析过去百、千、万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实,研究过去万年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适应过程,增强对气候变化自然过程及其归因的认识;分析国际碳贸易市场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可能影响,提出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林业、农业、牧业的减排增汇技术和经济政策,国内地区和行业间的生态补偿政策与碳管理体制等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撑体系。
年:2012
出版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刊
2.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沙漠区气候生态变化的影响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内蒙古气象局气候中心 100029,010050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沙漠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区气候变迁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气候生态的影响,探讨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可能原因。
年:2004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
关键词:静态箱法;;气相色谱仪法;;草地;;温室气体;;通量
摘要: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_2O、CH_4和CO_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_2O、CH_4和CO_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年:2001
出版单位:大气科学
4.内蒙古温带半干旱羊草草原温室气体N_2O和CH_4通量变化特征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29,北京 100029,北京 100029,北京 100029
关键词:羊草草原;;温室气体;;通量;;日变化;;季节变化
摘要:利用透光密闭箱对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羊草草地土壤—植被系统温室气体N_2O和CH_4通量进行了较长期的原位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作为大气N_2O的源和CH_4的汇而起作用,N_2O与CH_4的通量强度分别是:0.6~22.6μg m~(-2)h~(-1)和-l~217μg m~(-2)h~(-1).N_2O和CH_4的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且主要的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对其有重要影响.N_2O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高,由春、秋至冬逐次降低;CH_4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由春至冬依次减弱.
年:2001
出版单位:自然科学进展
5.内蒙古羊草草原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关键词:温室气体;;N_2O;;CH_4;;CO_2;;排放通量
摘要:本文探讨了草原主要温室气体收支的现场观测方法。通过对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三种主要温室气体N2O、CH4和CO2排放通量的现场观测,分析、讨论了三种气体排放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指出羊草草地N2O排放与CH4吸收之间存在的拮抗效应。
年:1998
出版单位:草地学报
1
按检索点细分(5)
作者(5)
按资源类型细分(5)
期刊论文(5)
按来源细分(5)
知网(5)
按年细分(5)
2012年(1)
2004年(1)
2001年(2)
2000年及以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