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9)
气候变化(1)
碳循环(7)
清洁能源(1)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9条,耗时:0.0809613 秒
1.1980-2016年气候变化对湖南省农业产量的影响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产量;;多元线性回归;;湖南省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生产对气象条件的响应程度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湖南省官方发布的1980—2016年气象和农业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南省气候、产量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因素对高、中、低产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80—2016年,湖南省年均气温以0.39℃/10a的速率显著上升,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显著。气温、降水、日照普遍存在突变现象。②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大小顺序为:玉米(0.122 t/hm2/a)>大豆(0.040 t/hm2/a)>小麦(0.039 t/hm2/a)>稻谷(0.028 t/hm2/a)。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分别有0、9、19、11个气候丰年,1、5、2、4个气候歉年。③年均气温对中产区稻谷的气候产量有显著负效应。年均降水量对低产区稻谷、小麦的气候产量有显著负效应。年均日照时数对中产区玉米的气候产量,以及低产区稻谷、小麦、玉米的气候产量均有显著正效应。建议高产区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中低产区可引进和培育耐高温、耐涝的稻谷、小麦、玉米新品种,并适当调整播期。
年:2019
出版单位:资源科学
2.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要素与展望
机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一、背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第23届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指出各方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实现气温控制在1.5℃,争取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同
年:2019
出版单位:世界环境
3.河南省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
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碳排放强度;;资源利用效率;;河南省
摘要:水、土、能等资源是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研究区域各种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机制,对于推动资源节约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6—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水、土、能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总体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地市之间差异明显;2在河南全省及三大区域的空间大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在河南省地级市空间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吻合;4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碳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对碳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分,采取差别化的发展策略,这对于河南省未来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年:2017
出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国内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作者:邓保乐 ; 张斌
机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国内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比较
摘要:通过ISO14064-1修订版、ISO 19694系列标准对国内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不管哪种类型的标准体系,其在核算比较过程中都会通过基本一致核心方法为未来可能交流衔接提供良好的基础。排放标准还可以结合国内外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案,并保证这些方案可以有效满足国内外企业发展需求,将企业温室的排放特点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的比较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年:2017
出版单位:低碳世界
5.我国中长期能源碳排放情景展望
作者:张小锋 ; 张斌
机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结构;;碳排放;;碳峰值
摘要:本文基于最新修订后的我国能源统计数据,对当前至2050年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及其结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进行了情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碳排放快速达峰、中速达峰、慢速达峰三种情景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48.43~51.28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58.2%~62.1%;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54.25~60.17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43.8%~55.9%。慢速达峰情景下,2045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才能达到峰值水平;中速达峰情景下,2030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水平,同时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至2040年之间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峰值平台期;快速达峰情景下能源碳排放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达峰后碳排放将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能源
6.湖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KC和Tapio脱钩模型
作者:徐莉 ; 张斌
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脱钩模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增长
摘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低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利用1990—2011年湖北省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数据,验证两者间EKC的是否存在性,并运用Tapio脱钩理论对湖北省的经济总量GDP增长和碳排放量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倒U型的关系,且在大部分的年份里,湖北省的脱钩状态基本为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增长的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的速度,减排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年:2014
出版单位:科技和产业
7.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生物质炭;;温室气体;;综合温室效应;;碳强度;;稻田;;田间试验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对连续两年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而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平原稻田,2010年布设了施氮与否(0与240 kg N.hm-2)下生物质炭土壤施用(0、20、40 t.hm-2)试验,连续两年观测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变化。【结果】施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对主要土壤肥力性质表现出改善效应,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pH,同时降低土壤容重,但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生物质炭对CH4排放的影响依氮肥施用而异。不施氮肥下,施用生物质炭提高当季土壤CH4排放(20 t.hm-2用量时),但次年无影响。施用氮肥下,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CH4排放无显著影响,仅40 t.hm-2用量时次年CH4排放有所增加;生物质炭对不施氮肥土壤当季N2O排放无显著影响,并降低次年的排放。然而,施氮肥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显著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其降幅高达66%。施氮肥条件下,连续两年生物质炭处理降低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及其水稻生产的碳强度,特别是40 t.hm-2的高用量下。【结论】在连续两年内,稻田采用生物质炭配施氮肥的管理措施对改善土壤性质和稳定水稻产量具有持续效应,高用量生物质炭(40 t.hm-2)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水稻生产的碳强度,且在连续两年内具有稳定的持续性。因此,在当前稻田管理措施下,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0 t.hm-2可实现稻田稳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
年:2012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
8.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作者:张斌
机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能源消费;;电力消费;;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摘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
年:2009
出版单位:中国能源
9.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
关键词:静态箱法;;气相色谱仪法;;草地;;温室气体;;通量
摘要: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_2O、CH_4和CO_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_2O、CH_4和CO_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年:2001
出版单位:大气科学
1
按检索点细分(9)
作者(9)
按资源类型细分(9)
期刊论文(9)
按来源细分(9)
知网(9)
按年细分(9)
2019年(2)
2017年(2)
2016年(1)
2014年(1)
2012年(1)
2009年(1)
200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