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3)
碳循环(3)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3条,耗时:0.0220199 秒
1.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评价——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戴育琴 ; 冯中朝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环境约束
摘要:本文利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 DEA模型,在全要素分析框架下测算了2001—2013年中国28个省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指数及其分解,分析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我国地区间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之间的差异,并与传统Malmquist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平均增长0.42%,累计增长5.21%,绩效增长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贡献,环境技术效率却存在小幅退化;各地区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最优,其次是东北、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为落后;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指数与标准Malquister指数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后者高估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夸大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其贡献作用,因此,是否考虑资源约束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核算会产生较大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偏误。
年:2017
出版单位:江汉论坛
2.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结构分析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投入产出模型;;隐含碳排放
摘要: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从农产品出口CO2排放的部门来源、能源分布以及技术系数三方面分析其结构特征。实证表明,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尽管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占总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比例较小,但农产品出口CO2排放量随出口贸易扩大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一些工业部门。从结构特征来看,目前中国仍以中、高碳排放农产品出口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产品生产链上总体CO2排放水平大大上升。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会有效降低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科技论坛
3.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基于碳排放的视角
作者:贺亚琴 ; 冯中朝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出口产品结构;;碳排放;;LMDI分解技术;;驱动因素
摘要:本文从碳排放的角度,运用改进的SRIO模型计算2002、2007与2010年中国四类产品出口隐含碳,利用LMDI分解技术对2002—2007年和2007—2010年四类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结合产品技术复杂度来综合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出口重心向技术复杂度更高的人力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出口产品呈高端化发展趋势;相对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力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碳排放强度更高,但下降速率更快,出口产品总体呈低碳化发展趋势;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与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节省"了大量碳排放。
年:2015
出版单位:中国科技论坛
1
按检索点细分(3)
作者(3)
按资源类型细分(3)
期刊论文(3)
按来源细分(3)
知网(3)
按年细分(3)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