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5)
气候变化(5)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5条,耗时:0.0370137 秒
1.1961—2015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机构:阜新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
摘要:采用滑动平均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了1961—2015年阜新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及风速等气象要素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与显著性,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各气象要素的气候突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近55 a阜新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最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最慢;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1年、1975年发生气候突变后显著上升,进入明显增暖期;冬季气温上升最显著,夏季气温上升最慢;2001—2010年为气温最高的10 a,20世纪60—70年代冬季气温最低。近55 a阜新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1996年降水量出现一次明显突变后进入偏少期;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显著,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则略增多。近55 a阜新地区日照时数呈减少的变化趋势,1976年日照时数发生突变后进入偏少期。近55 a阜新地区风速呈减小的变化趋势,1978年发生突变后风速明显减小。本研究可以为阜新地区科学和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年:2017
出版单位:气象与环境学报
2.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现状分析
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辽河流域;;研究现状
摘要:气候变暖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气候要素与水资源关系极为密切,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量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水资源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也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辽河流域由于工业发达、城市集中、人口密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辽河流域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非常重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最新进展;依据辽河流域气候变化事实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展望,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并更好的为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综合规划服务。
年:2015
出版单位:气象与环境学报
3.1961—2009年辽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市气象台;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辽河流域
摘要:辽河流域是中国七大流域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采用1961—2009年辽河流域境内水文、气象观测数据,研究气象、水文要素历史变化特征,并采用同期和滞后相关分析,建立气象要素与水文要素的最优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气候变暖明显,增温幅度远高于全球和中国的同期增温幅度;辽河流域降水量增减趋势不明显,总体上为略减少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少—多—少—多—少5个阶段性变化。辽河流域蒸发量为略减少趋势,春季、夏季是蒸发量较大季节。近50 a辽河流域径流量为减少趋势,经历了偏多—偏少—偏多—偏少4个阶段的变化,1996—2009年经历了年径流量最少阶段,平均年径流量仅为16.2亿m3,只达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8%、径流量最多年代的32%。一年之中,7月和8月径流量最大,两个月径流量占全年的50%。辽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年尺度,径流量与铁岭、法库等地区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60;在日尺度,日降水量与降水发生后第2日经流量相关程度最好,在所有等级上两者相关系数为0.70或以上;在日降水量大于等于25 mm等级上,相关系数最高为0.85。
年:2012
出版单位:气象与环境学报
4.东北地区近百年气候变化及突变检测
作者:孙凤华 ; 袁健 ; 路爽
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市气象局 沈阳110016,沈阳110016,沈阳110016
关键词:东北地区;;气候特征;;周期变化;;突变检测
摘要:利用沈阳、大连、营口、长春、哈尔滨、黑河6个代表站1905~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观测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季、年的气温和降水序列。对所建温度和降水序列分别与同一区域内26个代表站的温度序列和51个代表站的降水序列近40年同期资料做了相关分析,检验了序列的代表性。在所建序列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百年气温的年代、年和季节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点和地域分布特征,以及百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序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和Yamamoto方法对经过滑动平均的气温和降水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
年:2006
出版单位:气候与环境研究
5.辽宁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干湿状况年代际变化特征
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016,辽宁沈阳110016,辽宁沈阳110016
关键词:辽宁西部;;气候变化;;干湿状况;;年代际波动
摘要:辽宁西部(简称辽西)是气候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因其特殊性使之成为相关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增温显著的辽西地区气候及地表干湿气候界线如何变化是本文研究的问题。应用1961—2004年辽宁省内52个气象站的温度、降水、湿度、风、日照等气候资料,分析了辽西近50a来的气候变化特点,采用改进的Penman模型计算潜在蒸发量,讨论了其时空代表性及分布特征;进一步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并在10a代际尺度上详细分析了辽西干湿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辽西地区近44a的总体气候变化趋势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区域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呈现出整体移动、南北异相波动的特征。干湿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为60年代最湿润;70年代北部明显变干,南部不明显;80年代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半干旱与半湿润界线明显东移,为最干期;90年代又跳跃性西移,明显变湿,尤其在北部表现更为显著,接近60年代。辽西的气候干湿年代际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季风波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年:2006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1
按检索点细分(5)
作者(5)
按资源类型细分(5)
期刊论文(5)
按来源细分(5)
知网(5)
按年细分(5)
2017年(1)
2015年(1)
2012年(1)
2006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