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8)
气候变化(9)
碳循环(9)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8条,耗时:0.1039453 秒
1.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
摘要:作为IPCC新一轮气候变化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入了正式的精细化阶段,将在2019年形成最终成果,与现有的《IPCC2006指南》合并使用,为"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巴黎协定》的实施奠定基础。精细化工作分为提供新方法、更新已有内容、补充/澄清已有内容等三大类,共有107个"精细化点",涵盖通用方法论、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国共有12名专家参与此次工作。建议中国科研工作者尽快以英文著述的形式发表相关成果,提高中国文献的引用率;鉴于中国已具备根据最新指南要求编制清单的能力,建议未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尽可能全面转向《IPCC2006指南》及其增补和精细化内容。
年:2018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
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未来情景;;黑碳气溶胶;;区域气候变化;;RegCM3模式
摘要: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太阳辐射都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以2013年为基准年,模拟研究了2030年基准排放情景(BB)、政策排放情景(EE)、政策能源排放情景(EB)和政策控制排放情景(BE)下排放的黑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太阳辐射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情景下黑碳气溶胶排放引起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4种情景黑碳排放量排序为BB>EB>BE>EE;BB下2030年全国的气温及降水量分布与2013年基本一致,变化不明显;EB和BE二者排放量基本一致,但是减排侧重点不同,引起的气候效应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而EE下减排力度达到最大,排放量减至98万t,其引起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相比于其他3种情景较为明显,在黑碳减排的同时,升温效应减少,降温效应突出。对比BE和EB下的排放量发现,工业部门在BE下的减排量较大,民用部门在EB下的减排量较大,表明排放控制措施在工业部门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民用部门的减排中能源结构调整措施较为重要。
年:2018
出版单位: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3.中国城市矿产开发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分析
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波兹南经济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回收;;温室气体减排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矿产开发的大力进行,其各方面的积极效益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并利用IPC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对2011—2014年我国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的回收引起的CO_2和CH4减排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4年我国主要城市矿产开发的再生资源累计回收量为803.275 Mt,其中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回收量最大,分别占2014年回收总量的62.2%、18.0%和8.2%;2011—2014年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回收引起的温室气体累计减排量分别为27.962 Mt CO_2-eq,954.695 Mt CO_2-eq和22.502 Mt CO_2-eq,合计1005.159 Mt CO_2-eq,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明显。
年:2017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4.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东塬区‘红富士’苹果始花期研究
机构: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
关键词:苹果始花期;;气候变化;;陇东塬区
摘要:【目的】分析苹果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取主要影响气象因子,并提出优势苹果花期预报方法;为苹果开花期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观测的苹果始花期与光、热、水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开展了苹果始花期预测。【结果】苹果始花期的早晚与2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及3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苹果开花日期与积温呈现显著的相关性,≥0℃、≥5℃积温越大或<0℃积温越小,花期出现越早,反之则迟;说明气温升高,开花日期出现早,反之则迟。苹果始花期与稳定通过10℃初日接近,较稳定通过5℃初日晚超过20 d。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报苹果始花期,预测日期与实际日期相符率为97%。【结论】影响陇东苹果开花早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因子,日照次之,降水影响最小,气候变暖和高光照使苹果始花期提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苹果始花期较传统回归模型和线性分析法预报苹果始花期更为科学。
年:2017
出版单位:果树学报
5.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中心;辽宁沈阳气象局;河北廊坊气象局;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焚烧;;CH4和CO2排放
摘要:CH4和CO2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二者的排放情况,对制订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废弃物处理排放CH4和CO2的计算方法,对1979—201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CH4和CO2排放量(不含港澳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人均清运量为0.46 t,比2000年增加了53.3%.21979—201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焚烧和堆肥处理方式相对较少,但近年来焚烧处理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1年焚烧处理量是2001年的16.8倍.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CH4和CO2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至2011年,二者分别达到7 024.03×104(以CO2当量计,下同)和706.22×104t;其中,2011年CH4排放量是1990年的20.0倍,CO2排放量是2001年的16.8倍.4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其中华东地区CH4和CO2排放总量高达2 570.98×104t;西北地区最小,仅为482.3×104t.该差异与城市发展规模、人们生活习惯和城市化进程等影响因子紧密相关.
年:2015
出版单位:环境科学研究
6.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温室气体CH_4和CO_2释放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4释放通量;;年变化;;日变化;;甲烷氧化作用
摘要:针对北京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区覆盖层开展了为期1 a的CH4和CO2释放通量监测,分析了填埋场封场区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和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并对CH4和CO2释放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个监测点间、相同监测点不同监测时段间CH4释放通量差异较大。不同监测点覆盖层表面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表现为,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波动,二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春、夏、秋季CH4释放通量变化较为平稳,冬季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变化规律波动;24 h内CH4释放通量变化规律存在随机性;周围大气中CH4的浓度直接影响覆盖层对大气中CH4的氧化。
年:2014
出版单位: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7.中国生产型和消费型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分析(英文)
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中心;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中国;;经济投入产出分析;;碳税
摘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大国,因此,国际社会开始敦促中国在后京都时期承担更多减排责任。现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使用生产型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这就意味着它将减排责任分配给了污染制造者。本文比较并分析了中国的生产型和消费型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并认为消费型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更为公平合理,产品的消费者应该为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中隐含的碳排放付费。此外,为了考虑公平问题,政府应采取全面的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扶持经济落后的省份进行减排。
年:2013
出版单位: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8.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
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
关键词: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影响;;反馈
摘要:本文总结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候中心共同承担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课题有关研究成果。包括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空气质量模拟及应用、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对污染物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污染物防控措施和效果的研究进展。主要阶段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基准年典型空气污染物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并分区域和行业综合评估了我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利用区域气候模型对全国近十年气候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开展了典型地区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城市群)空气污染指数(API)与不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理;对比分析了典型发达国家或组织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污染物防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并对未来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年:2012
出版单位:资源科学
9.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反馈的研究评述
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影响与反馈
摘要: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影响与反馈已成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及反馈的研究成果,并且重点评述了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气候变化对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指出,现阶段尚没有一个能够综合考虑气象条件、排放源、下垫面等诸多因子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理过程模型,无法定量描述大气组分在不同气象条件作用下的演变过程等.提出未来研究中应深化对机理机制的认识,减少模式的不确定性,加强在排放清单的编制、立体观测网的构建、互馈机理的试验、模式的集成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年:2012
出版单位:环境科学研究
10.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情况及温室气体减排启示
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情况统计;;温室气体;;减排
摘要:对我国城市固体废物(MSW)清运量、无害化处理量、卫生填埋量和场所、焚烧量和堆肥量的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时空分布分析;并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官方网站公布的《京都议定书》中附件1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固体废物清运量和卫生填埋量很大并逐年增加;城市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厌氧消化产生的温室气体随着填埋量以及标准卫生填埋场所的变化而变化;从发达国家各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看,废物领域的减排潜力很大,尤其是城市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这对我国开展城市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温室气体减排有一定启示.
年:2011
出版单位:环境科学研究
1
2
按检索点细分(18)
作者(18)
按资源类型细分(18)
期刊论文(18)
按来源细分(18)
知网(18)
按年细分(18)
2018年(2)
2017年(2)
2015年(1)
2014年(1)
2013年(1)
2012年(2)
2011年(1)
2010年(3)
2008年(1)
2007年(3)
200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