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9)
气候变化(13)
碳循环(2)
清洁能源(1)
管理 政策 制度(4)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9条,耗时:0.0889544 秒
1.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政治决策
机构: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政策决策;;互动影响
摘要:气候系统的变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环境和发展问题,从而涉及国家安全。通过分析国际和英、美主要发达国家开展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流程和结论,可以清楚地看到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政治决策在互动中彼此"促进",科学"认知共同体"与政策决策的相互影响。理论分析也表明,科学知识影响的建构是一个互动式的政治过程,通过知识的生产、传输以及消费三个路径予以实现;认识这些特点,对于我国开展学术研究、引导国际气候治理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更好地结合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和要求,就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年:2018
出版单位:阅江学刊
2.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全球治理博弈的中国启示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涉及科学问题,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共同涉及的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通过汇总评估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
年:2018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3.中国城市矿产开发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分析
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波兹南经济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回收;;温室气体减排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矿产开发的大力进行,其各方面的积极效益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并利用IPC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对2011—2014年我国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的回收引起的CO_2和CH4减排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4年我国主要城市矿产开发的再生资源累计回收量为803.275 Mt,其中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回收量最大,分别占2014年回收总量的62.2%、18.0%和8.2%;2011—2014年废钢铁、废纸和废塑料回收引起的温室气体累计减排量分别为27.962 Mt CO_2-eq,954.695 Mt CO_2-eq和22.502 Mt CO_2-eq,合计1005.159 Mt CO_2-eq,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明显。
年:2017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4.中国减缓气候变化评估
机构: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减排潜力;;碳排放峰值
摘要:本文对中国碳排放状况、分部门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与成本、实现2020年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目标的关键领域与技术、碳排放峰值的条件与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促进碳排放峰值目标实现的减缓气候变化对策,指出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控制能源需求总量的过快增长,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分行业、分地区地推进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实现.
年:2016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5.国际气候变化科学和评估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启示
作者:巢清尘
机构: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中国
摘要:科学研究和评估工作推动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并加大了各国行动力度。更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和深化,区域甚至次国家级层面的问题受到高度关注;2℃温控目标的实现已然成为共识,政策协调与集成及相关政策在不同领域的协同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和采取行动:1加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工作,围绕与实现温升控制1.5℃、土地利用、海洋以及城市相关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加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谈判的战略研究。3构建气候服务体系,以灾害风险管理为抓手,提升气候变化适应水平。4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变革,加快推进国内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
作者:巢清尘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曾遭受一定挫折.2010年,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克里蒂安娜·菲格雷斯女士(Christiana Figueres)接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此后5年里,她协助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以及相关利益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磋商,最终促成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圆满达
年:2016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7.气候变化对我国若干重大工程的影响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影响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升温、降水强度增加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会通过影响重大工程的设施本身、重要辅助设备以及重大工程所依托的环境,从而进一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并对重大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气候变化还对重大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产生影响。本文以青藏铁路(公路)工程、高速铁路工程、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为典型工程阐述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青藏铁路(公路)沿线的冻土环境的热平衡极易打破,多年冻土环境一经破坏,难以恢复,气候变化已经使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并且未来的多年冻土退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严重。未来中国地区的地表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台风等都将发生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我国高速铁路的气候变化向着不利于高铁工程的趋势发展,将给高铁基础设施的服役寿命以及高铁运输秩序等方面带来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降水变化,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水工程和水安全在水量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利用和水文风险管理等产生影响。
年:2015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8.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认知的演进及对气候政策的影响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适应;;气候政策
摘要:通过分析IPCC第二工作组的5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影响、适应的主要结论和方法的演进、原因以及对国际适应谈判和国家适应政策的影响,指出由于文献的迅速增加,影响评估方法和适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思维的转变和意识的逐渐增强,IPCC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路径、适应和减缓行动以及风险治理将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IPCC报告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和各国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政策实践的进程。尽管中国各级各部门已逐渐将适应融入到相关政策中,但仍然存在认识、能力、体制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家和各地的适应工作。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9.IPCC气候变化自然科学认知的发展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IPCC;;自然科学;;认知;;发展
摘要:过去20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改善、气候模式的进步以及分析方法的提升,人类对气候变化事实、原因和未来趋势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进一步确认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活动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未来气候系统仍将继续变暖。IPCC评估报告极大地促进了气候变化自然科学的进展,并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0.《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主要结论和新认知
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适应;;脆弱性;;IPCC;;AR5;;WGII
摘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自然和人类系统包括11种领域和9个区域(各大洲、两极地区和岛屿)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人类系统对气候变化风险,尤其是对极端气候,有着明显脆弱性和暴露度。未来气候变化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8种关键风险。气候变化增温幅度的提高将加剧自然和人类系统广泛的、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风险。通过迭代过程、协同效应为核心的灾害风险管理,自然和人类系统将减少暴露度和脆弱性,增强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恢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适应与减缓相结合,经济、社会、技术,以及政治决策和行动向气候恢复能力路径转型。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
2
按检索点细分(19)
作者(18)
摘要(1)
按资源类型细分(19)
期刊论文(19)
按来源细分(19)
知网(19)
按年细分(19)
2018年(2)
2017年(1)
2016年(3)
2015年(1)
2014年(4)
2013年(2)
2012年(1)
2011年(1)
2010年(1)
2009年(1)
2005年(1)
200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