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7)
气候变化(7)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7条,耗时:0.0859583 秒
1.气候变化下新疆及咸海流域河川径流演变及适应性对策分析
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水利厅;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咸海流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摘要:中亚咸海流域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中心,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过去百年来中亚咸海流域气候、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均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分析中亚咸海流域气候-水-生态-人类活动的关系,对自然与人文相近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最新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对比研究近50 a来新疆及近80 a来中亚咸海流域的气温、降水和主要河流的径流变化情况,结合二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演变历程,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影响,最后借鉴中亚咸海流域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的综合关系,讨论气候变化下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应性对策。结果表明:近80 a来,新疆与中亚咸海流域气候呈现较为一致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者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呈现"暖干"向"暖湿"转型迹象,河川径流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由于人类活动规模与强度的迅速、持续增强,研究区生态环境呈现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恶化趋势。立足于有利的气候时期,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关键水源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的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对气候变化下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适应性对策。
年:2012
出版单位:干旱区地理
2.近50a来新疆区域与天山典型流域极端洪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新疆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阿克苏地区水文水资源局;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极端洪水变化;;年最大洪峰;;近50a来;;新疆天山河流
摘要:以年极端洪水超标率来反映区域极端洪水,分析了新疆区域极端洪水变化;以年最大洪峰记录分析了天山山区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规律,并用14站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讨论了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1957—2006年全疆极端洪水呈区域性加重趋势,尤其南疆区域极端洪水明显加剧,北疆区域也有加重趋势,但相对较缓.全疆及北疆、南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处于洪水高发阶段.近50a来,在新疆区域洪水呈加重趋势的变化背景下,发源于天山南坡的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发源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与乌鲁木齐河年最大洪峰流量虽有增加,但是变化趋势较缓.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为界,天山典型流域托什干河、库玛拉克河、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在20世纪90年代(或80年代)以来与前期相比,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年最大洪峰流量明显增大,年际间变化更加剧烈,洪水年更频繁.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份为界,玛纳斯河、托什干河和乌鲁木齐河后期的年最大洪峰集中日期较前期推迟2~9d,库玛拉克河却提前5d.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和库玛拉克河后期的集中度较前期增加0.8%~8.3%,托什干河减小1.1%.1961—2010年,新疆天山山区气温明显上升,升温率为0.34℃.(10a)-1,1997年以后明显增暖;天山山区降水显著增加,增加速率15.6mm.(10a)-1,同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大、频数增多.近50a来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与区域增温以及天山山区极端降水事件增多等有密切关系.
年:2012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3.天山南、北坡典型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析对比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新疆水文水资源局;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敏感性;;乌鲁木齐河;;开都河;;天山
摘要:基于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对天山南、北坡的代表性河流——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上游山区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山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假定不同的气候情景组合,就两条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近40余年,两条河流山区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及径流总体上均呈波动状上升态势。一方面径流与降水、气温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山区径流对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的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即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程度明显强于开都河,而开都河出山径流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要高于乌鲁木齐河。
年:2011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4.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出山径流
摘要: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s以来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径流与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定量分析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明显地向"暖湿"方向转化,出山径流山区降水、气温变化均呈正相关关系。受降水增加和气温上升的影响,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量总体上一直呈持续递增的态势。但相对而言,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更甚于气温。未来出山径流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山区降水的增减,在一定时期内,气温的上升将有利于出山径流量的增加。
年:2010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5.天山南、北坡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以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为例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天山南北坡;;乌鲁木齐河;;开都河;;气候变化;;敏感性
摘要:选取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有关水文气象台站1960~2005年的观测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气温、降水与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与趋势及出山径流与山区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假定不同的气候情景组合,建立山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揭示天山南、北坡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山区径流与气温、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受山区降水、气温持续增加和上升的影响,出山径流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代以后的升幅尤为显著;相对而言,乌鲁木齐河山区径流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而开都河出山径流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略甚于气温。
年:2009
出版单位:山地学报
6.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机构: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关键词:冰川融水;;降水径流;;气候变化;;乌鲁木齐河流域
摘要: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流域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及其气候要素与冰川融水、降水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山冰川区融水径流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冰川区夏季6~8月累积气温每增加0.5℃,流域37.95 km2冰川产生的融水量将增加3.3514×106m3;近期气温再升高0.5℃,冰川融水年平均径流量将达到35×106m3.降水对中高山径流的影响较大,每增加20 mm降水量,降雨径流量增加8.9×106m3,40 a来其变化呈略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量为0.4095×106m3,与冰川融水增加量相当;降水与冰川融水径流量增加百分率相比,增加幅度较小.最后提出了减少污染,增加植被覆盖面积等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措施.
年:2006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7.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气象业务中心,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乌鲁木齐830022,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乌
关键词:新疆;;水资源;;气候趋势
摘要: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演变,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前20年。
年:2002
出版单位:自然资源学报
1
按检索点细分(7)
作者(7)
按资源类型细分(7)
期刊论文(7)
按来源细分(7)
知网(7)
按年细分(7)
2012年(2)
2011年(1)
2010年(1)
2009年(1)
2006年(1)
200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