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9)
气候变化(8)
碳循环(11)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9条,耗时:0.0419786 秒
1.卓资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张鹏
机构:内蒙古卓资县气象局;
关键词:卓资县;;气候变化特征;;农业生产;;影响
摘要:本利用1981-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近38年卓资县的气候变化特征,接着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卓资县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上升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627℃/10a;四季年平均温度均呈波动性增温变化趋势,增温幅度最大的为春季,其次为冬季,秋季增温幅度略高于夏季。卓资县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7.284mm/10a,增加趋势并不明显。卓资县降水年际波动起伏变化比较大,极易引发旱涝灾害。日照时数主要呈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83.187h/10a,气候的显著变暖,降水量年际间大幅度起伏波动以及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少均会影响到卓资县水热光资源的平衡性,进而各类农作物的稳定生长发育以及农业气象灾害、作物病虫害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才可以促使卓资县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年:2019
出版单位:科技风
2.基于碳排放态势推演的电网碳资产管理策略分析
机构: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关键词:碳市场;;电网企业;;碳资产管理;;支持向量机;;数据挖掘
摘要:电网输配电网损引发的间接碳排放已被我国部分试点碳市场纳入管控。参与碳市场对电网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电网作为服务低碳能源转型的减排平台,其网损水平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管理能力,网损水平的波动使得电网企业暴露于碳市场履约风险之下。前期已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采用2012~2016年能源主管部门披露的某省有关数据,构建了网损统计分析模型。进一步根据某省发展规划构建多个未来发展假想场景,根据试点碳市场规则,对2017~2020年期间某省电网网损水平和碳排放配额仓位进行态势推演。基于碳排放配额仓位推演结果,进一步评估了配额跨期使用、碳抵消机制使用、碳市场灵活交易等碳资产管理措施在不同假想场景下的风险防控效果,提出了电网企业在具备不同技术条件和风险偏好时的碳资产管理策略。最后,针对现行电网行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指出仍需进一步量化评估电网的减排平台作用,制定更为科学的配额分配方案。
年:2019
出版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
3.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机构:阿拉善盟沙产业科技服务中心;阿拉善盟乌兰布和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气象局;
关键词:乌兰布和;;气候;;沙产业
摘要:主要研究分析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2015~2018年气候要素特征,为地区沙产业及其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年:2019
出版单位:现代农业
4.气候变化条件下旱作玉米用水效率与单产变化趋势分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玉米;;用水效率;;产量;;气候变化;;CERES-Maize模型;;渭北旱塬
摘要:以渭北旱塬合阳和长武2个试验站点为研究区域,通过多年的玉米田间试验数据评估CERES-Maize模型的适用性,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0输出的气象数据对2050年前玉米单产及生产水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CERES-Maiz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雨养玉米产量和物候期,多数年份二者的绝对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ARE)在10%以内,CERES-Maize模型在渭北旱塬旱作农业区有很好的适用性。应用CERES-Maize模型模拟玉米生产水足迹,较传统水足迹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可靠。在RCP2.6气候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在RCP8.5气候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的减少,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气温上升幅度过大对玉米单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降水与玉米用水效率呈正相关。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旱作作物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应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发展集雨补灌、筛选和培育节水抗旱新品种等措施。
年:2018
出版单位:农业机械学报
5.汽车制造过程的能耗及碳排放分析
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汽车制造;;节能减排;;碳排放;;领跑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家汽车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并建立适用于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对比了汽车企业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明确了各企业之间能耗碳排放的差距,提出了汽车企业通过改进设备与工艺以及行业内建立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来引导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电力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及调节机制研究
作者:张鹏 ; 葛龙
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常熟科创园管理服务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电力企业;;碳交易;;配额分配;;配额调节
摘要:针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议题,我国已明确承诺计划目标,并提出在2017年实施全国范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配额分配和调节机制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之一,不同配额方法对于碳市场供需情况以及企业履约风险都会有直接影响。本文以电力企业这一碳市场主要参与者为例,对国内外电力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及调节机制进行了回顾。其中在配额初始分配方法方面,重点分析了历史排放法和基准值法;在配额调节机制方法,重点分析了当期和跨期调节的各种已有手段。希望通过本文明晰碳市场机制设计的难点,也为未来碳市场参与者提供实践依据。
年:2016
出版单位:经营管理者
7.生物质炭输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生物质炭;;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微生物群落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质炭输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排放(CO_2)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亚热带人工林生物质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固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凋落物条件(未添加凋落物和添加凋落物),分别输入3种不同温度(350,550和75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25℃条件下培养364天。利用碱吸收法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CO_2排放特征,用磷脂脂肪酸方法(PLFA)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未添加凋落物条件下,输入3种生物质炭后土壤CO_2排放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而添加凋落物条件下,输入3种生物质炭后土壤CO_2排放速率先上升,7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在不同凋落物条件下(未添加凋落物和添加凋落物),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仅在培养前期阶段对土壤CO_2排放存在显著影响(P<0.05),输入低温制备生物质炭(BC350)的土壤CO_2排放速率高于输入高温制备生物质炭(BC550和BC750)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也最高;培养前期阶段,输入3种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未输入生物质炭处理的,但在培养后期则低于未输入生物质炭的处理;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输入3种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均影响了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未添加凋落物条件下输入生物质炭,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丰度显著降低,添加凋落物条件下,生物质炭的输入使放线菌的丰度显著增加;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仅在添加凋落物条件下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显著(P<0.05),与输入低温制备的生物质炭(BC350)相比,输入高温制备的生物质炭(BC750)使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丰度显著增加,真菌的丰度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和土壤PLFA总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输入后生物质炭,前期阶段促进了杉木人工林土壤CO_2排放,但后期阶段则产生抑制作用,并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
年:2016
出版单位:林业科学
8.演讲者的主体意识在功能词上的体现——奥巴马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张鹏
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关键词:功能词;;评价理论;;评价功能;;政治演讲;;主体意识;;奥巴马
摘要:本文以奥巴马于2009年12月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演讲作为批评性话语的个案分析,运用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探讨演讲者的主体意识是否在功能词上有所体现。研究表明:作为社会符号的功能词并非只有语法意义,只起语法衔接的作用,而是对表达说话者的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功能词具有评价功能,能够体现说话人的情感和意图,体现政治家的主体意识及其背后的政治目的和立场。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石羊河流域50年气候变化特点及其突变检验
作者:张勤虎 ; 张鹏
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石羊河流域;;滑动t检验
摘要: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观测站点,1960-2009年50年逐日降水、温度及蒸发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特点、空间分布及其突变检验。研究结果认为,石羊河流域气象要素多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南北向分布;石羊河流域在过去50年,气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0.27-0.58℃/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各站点变化规律一致,均在1998年发生了气温突变;流域内的降水量变幅波动较大,但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波动的因素可能是由年际振荡造成的;流域内蒸发量的变化幅度介于-20-200mm/10a之间,各站点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其中武威、民勤及永昌3个站点蒸发量显著减小,并分别在1984、1993以及1998年左右发生了突变。
年:2016
出版单位:甘肃科技
10.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特征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温室气体;;人工固沙;;生态恢复;;演替;;沙坡头
摘要: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数据的缺乏,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2012年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时期建植的人工植被固沙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演替阶段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CO2、CH4和N2O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结皮类型、恢复时间及二者与采样时间的互作显著影响CO2通量;恢复时间、结皮类型与采样时间的互作显著影响CH4通量;采样日期显著影响CO2、CH4和N2O通量.苔藓结皮年均CO2通量(105.1 mg·m-2·h-1)显著高于藻类结皮(37.7 mg·m-2·h-1).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年均CH4和N2O吸收通量分别为19.9和3.4μg·m-2·h-1.藻类结皮的年均CH4和N2O吸收通量略高于苔藓结皮,但差异并不显著.随着荒漠生物结皮的发育和演替的深入,生物结皮-土壤系统呼吸逐渐增加,CH4和N2O吸收能力逐渐下降.与藻类结皮相比,苔藓结皮呼吸对温、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且随着生物结皮的发育和演替的深入逐渐增强.温度和湿度不是决定荒漠生物结皮-土壤CH4和N2O通量的关键因子.
年:2014
出版单位:应用生态学报
1
2
按检索点细分(19)
作者(19)
按资源类型细分(19)
期刊论文(19)
按来源细分(19)
知网(19)
按年细分(19)
2019年(3)
2018年(1)
2017年(1)
2016年(4)
2014年(2)
2013年(2)
2012年(4)
2011年(1)
200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