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项成果库”中,命中:7条,耗时:小于0.01 秒
1.中国区域地质志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提出了在区域地质研究中要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地层、岩石、构造等基础地质问题的创新性认识;集成总结30年地质工作成果,夯实了解决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积极探索了区域地质填图的新模式;创建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的示范;搭建了地球科学理论创新和科技人才成长的平台;“十三五”三项重点工作。
【生产日期】2016年
2.中国陆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简介)
【作者】刘荣梅 ; 向运川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系列图件展现了几十年来地球化学勘查成果,首次全面反映了我国从1:100万到1:1万不同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程度,为矿产预测和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单元素(氧化物)地球化学图、异常图,展示了不同地质背景反映的地球化学特征规律,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主要的岩浆岩体、地层和构造的分布规律;11个矿种地球化学找矿潜力综合预测与评价成果,为矿产勘查远景规划、资源潜力评价和进一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国铜矿资源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开创了我国全国性中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先河。
【生产日期】2016年
3.中国矿床模型集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创新性地采用成矿环境、矿床类型和典型矿床三级分类体系,建立完善了我国111 个主要矿床模型,出版《中国矿床模型概论》;通过对特色成矿区带的解剖研究,建立了区域成矿动力学模型,丰富了区域成矿理论;开展了矿集区尺度矿床模型研究,构建了栾川等矿集区矿床组合模型,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国外主要矿床类型、特点及找矿勘查》,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全球主要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为我国企业按照国际思维开展地质找矿提供参考;指导地质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运用矿床模型开展找矿勘查,助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了矿床模型研究水平,推进了矿床学科建设,搭建了地球科学理论创新和科技人才成长的平台。。
【生产日期】2016年
4.地质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1999年以来,在地质大调查专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海洋专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及国家“863”和“973”计划等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机制,在基础地质、月球及极地等前沿领域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理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和油气成藏理论、航空地球物理调查技术、遥感地质应用技术、地质钻探、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技术、测试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重要成果,解决了资源环境重大关键问题,拓宽了地质调查服务领域,提高了地质调查水平。
【生产日期】2016年
5.中国矿产地质志
【作者】邢树文 ; 蔺志永 ; 王登红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坚持“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分步实施、保证质量、快出成果”原则,突出战略性、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公益性和科普性,内容可概括为“志、图、库、普”四个方面,即志书文本、图件(矿产地分布图、成矿规律图)、数据库和普及本;工作任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国45个单矿种的总志和单矿种志书的研编;二是全国区域成矿规律总志的研编,含全国94个III级成矿带的总结和全国重大成矿规律问题的专题研究;三是全国矿产地质志综合信息集成研究;四是省级矿产地质志的研编。
【生产日期】2016年
6.中国变质岩研究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厘定华北克拉通古老陆核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重大变质-岩浆-深熔事件群,取得四项突破性成果;厘定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重大变质事件群及年代格架,对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的复原做出重大贡献,取得三项创新性成果;中国显生宙麻粒岩、蓝片岩成因分类、变质作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带动超高压变质岩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新发现一批榴辉岩,获得重大认识创新,彰显我国榴辉岩成因及变质作用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成果应用效果显著,推动了变质岩研究理论创新,促进了我国造山带研究和大陆动力学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团队和人才。
【生产日期】2016年
7.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报告
【产品描述】主要描述了:突破传统认识,创新性提出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成藏理论,探索解决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关键性地质和技术方法问题;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重大突破,开创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勘查新格局;服务国家需求,圈定10个页岩气调查远景区、优选14个有利勘查区块,支撑脱贫攻坚和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设;精心规划部署,“十三五”期间分重点开展上、中、下游油气页岩气调查、分层系开展资源潜力评价、建设勘查示范基地,为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奠定资源基础。
【生产日期】2016年
1
按检索点细分(7)
摘要(7)
关键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