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25)
气候变化(21)
碳循环(4)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25条,耗时:小于0.01 秒
1.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对锡林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SWAT模型;;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变化;;极端土地利用;;CMIP5气候模式;;锡林河流域
摘要: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是影响流域水资源宏观调控以及合理规划的两个主要因素,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锡林浩特及周边4个国家气象站点,通过设定情景模式与SWA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极端土地利用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覆被设定不同情景模式,研究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另外采用最新的气候模式CMIP5的两种RCP排放情景RCP4.5和RCP8.5,预测了未来气温、降水、径流的变化情形。结果表明:土地变化对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影响较弱,但对于汛期径流量影响显著;研究区径流量对气候表现敏感程度非常显著,未来最低、最高气温均表现出增温趋势且未来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增长趋势。
年:2019
出版单位:水土保持研究
2.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
机构: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秸秆;;资源密度;;利用现状;;焚烧;;碳排放
摘要:[目的]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将全国划分为黄淮海区、西北区、东北区、东南区、西南区五大区域,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秸秆产生量、秸秆资源密度、秸秆利用结构、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结果]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10.4亿t,可收集量达到9.0亿t,玉米、水稻和小麦3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9.19%,黄淮海区秸秆产量最高,占总量的33.41%。秸秆已利用量为7.21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80.11%,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已利用量的比例分别为53.93%、23.42%、4.98%、14.27%、3.40%,形成了农用为主的利用格局,但不同秸秆种类综合利用率和利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全国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23.57kg/667m~2和1.75 t,东北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区和东南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的露天焚烧火点数比例估算,2015年我国秸秆露天焚烧量约为8 110万t,总碳排放量约为3 450万t,其中东北地区约占74.1%。[结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推动区域秸秆实现全量利用,对于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发电部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研究
作者:王飞
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碳交易体系;;温室效应;;电力需求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现象频繁发生。经研究表明,碳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众多国家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且设立碳交易体系,加强碳排放强度约束控制,实现大气资源的可持续、公平、有效的利用。
年:2016
出版单位:商
4.渭河流域乡村居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初步分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农民气候变化认知;;渭河流域;;问卷调查;;科普宣传
摘要: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状况影响个人和家庭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科普知识的宣传等。通过问卷调查对渭河流域乡村居民的气候变化认知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乡村人群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如下科普建议:一、通过电视和手机为主进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二、媒体在监督企业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和宣传引导公众低碳生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年:2014
出版单位:科普研究
5.气候变化对渭河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Ⅰ)——地表干湿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作者:蒋冲 ; 王飞 ; 穆兴民 ; 李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渭河流域;;湿润指数;;Penman-Monteith模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摘要:采用1959~2010年2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渭河流域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的湿润指数。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标准化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流域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2a渭河流域地表湿润指数整体下降,由南向北干旱程度逐渐增加。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干,南部秦岭山地和关中地区最湿。湿润指数年际间波动较大,与潜在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位关系,泾河和北洛河流域干湿分布规律与渭河流域整体类似。干旱化速率较大的为华山和宝鸡,关中部分地区微弱变湿。流域整体在春季和秋季变干,夏季除关中和陇东部分地区外也逐渐变干,冬季呈变湿趋势。影响湿润指数的因素主要为降水(正相关)和温度(负相关),风速的增加也会加剧干旱化的趋势。
年:2013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6.气候变化对渭河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Ⅱ)——渭河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作者:蒋冲 ; 王飞 ; 穆兴民 ; 李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渭河流域;;气候变化;;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湿润指数
摘要:利用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站1959~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2年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NPP(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并对未来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NPP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进行预估。结果表明:NPP高值区位于秦岭山区、关中部分地区、子午岭、六盘山和华山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P>0.1),仅个别站点微弱上升;NPP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湿润指数成正相关(P<0.001),与潜在蒸散量、日照时数和气温负相关,温度对于NPP累积起到的作用有限,降水是主要制约因素;不同的气候情景对NPP的模拟表明,温度和降水同时上升的情况下NPP增幅15%以上,仅温度升高而降水不变NPP增加10%左右,温度上升而降水下降导致NPP不升反降,仅个别地区出现小幅上升。
年:2013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7.近52年渭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渭河流域;;气候变化;;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湿润指数
摘要:利用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站1959—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2年渭河流域气温、降水、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在渭河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0.4℃/10a,p0.1),且南部快于北部。(2)湿润指数总体下降,仅关中部分地区微弱变湿。(3)NPP高值区位于秦岭山区、关中部分地区;NPP总体下降,仅个别站点微弱上升。NPP下降速率南部大于北部,空间分布格局与同一时期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变化较为一致。(4)NPP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湿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潜在蒸散量、日照时数和气温负相关,温度对于NPP累积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水分是主要制约因素。(5)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对NPP的模拟表明,温度和降水同时上升的情况下,NPP增加15%以上;仅温度升高而降水不变时,NPP增加10%左右;温度上升而降水下降导致NPP不升反降,仅个别地区出现小幅上升。
年:2013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8.渭河流域近50年来气候舒适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杜希溪 ; 李锐 ; 王飞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渭河流域;;气候舒适度;;气候变化
摘要:气候舒适度(CCI)是反映气候条件对人体感受影响的指数。根据渭河流域内13个站点1961—2010年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平均值,计算出流域内各站点气候舒适度指数各级日数持续时间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冷和寒冷的日数在减少,可达舒适的日数在缓慢增加,其变化规律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除华山站外,各站点的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站点可达舒适的时间为5个月以上。流域内可达舒适的平均天数占全年的46.9%,寒冷及冷的日数可占27.1%,没有出现炎热和酷热的天气。流域内西安、武功、天水和宝鸡站点的气候舒适度较高,其次为铜川、洛川、环县等地区。
年:2013
出版单位:水土保持通报
9.气候变化对陕南汉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蒋冲 ; 王飞 ; 穆兴民 ; 李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汉江流域;;气候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湿润指数
摘要:根据陕南汉江流域及其周边34个气象站1959-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2a水热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并对NPP的未来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汉江流域年均温为13.7℃,整体呈升高趋势(0.14℃.(10a)-1)(p<0.001),北部快于南部,东部快于西部。多年平均降水为747.3mm,整体呈减少趋势,于1991年发生减少突变;2)NPP高值区位于大巴山区和米仓山部分地区,秦岭山地相对较小,表现出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格局。秦岭南麓部分地区NPP上升,汉江谷地除安康外均呈下降趋势,大巴山和米仓山一带除平利、镇坪外均呈现下降趋势。3)NPP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湿润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与潜在蒸散、日照时数和气温负相关,温度对于NPP积累起到的作用有限,水分是主要制约因素;4)a情景下NPP增幅15%以上,b情景下增加9%左右,c情景下NPP整体下降。
年:2013
出版单位:西北林学院学报
10.气候变化对秦岭南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Ⅰ)——近52年秦岭南北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蒋冲 ; 王飞 ; 穆兴民 ; 李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气温;;降水;;潜在蒸散量;;湿润指数;;秦岭南北
摘要: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的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气温、降水、潜在蒸散和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多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逐步上升,1993年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1993年以前秦岭以南地区降温更明显,1994年起绝大部分站点气温显著(P<0.01)上升,秦岭南北无明显差异;2)多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1995年以前各区降水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秦岭以北地区降水量下降更明显,1995年以后70%以上站点降水量增多,秦岭以北地区有变干趋势,秦岭南坡微弱变湿,其余地区整体升降趋势不明显;3)潜在蒸散量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各子区蒸散量呈现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P<0.05),但无明显转折点,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相对于秦岭以北蒸散量下降更明显;4)湿润指数由南向北递减,秦岭以北地区以暖干化为主,而秦岭以南以暖湿化为主,季节尺度上,4个子区表现出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春季和秋季绝大部分站点的湿润指数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则以上升趋势为主;5)湿润指数与日照时数、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蒸散量呈显著水平(P<0.01)的负相关关系,与最低气温和风速相关关系不显著,降水量和空气湿度的增加会对湿润状况的改善起到正向作用。
年:2012
出版单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
2
3
按检索点细分(25)
作者(25)
按资源类型细分(25)
期刊论文(25)
按来源细分(25)
知网(25)
按年细分(25)
2019年(1)
2017年(1)
2016年(1)
2014年(1)
2013年(5)
2012年(7)
2011年(2)
2010年(3)
2007年(3)
200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