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6)
气候变化(6)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6条,耗时:0.0499746 秒
1.星云湖硅藻群落响应近现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过程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星云湖;;湖泊沉积物;;硅藻群落;;富营养化;;气候变化;;水动力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近年来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而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记录与现代监测资料,识别在湖泊富营养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强烈干扰下硅藻群落结构响应的过程,并甄别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压力及其强度。结果显示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硅藻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r=-0.63,P<0.001)。简约模型与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近200年来(钻孔长度38cm),湖泊营养水平和水动力是驱动星云湖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18.8%和2.9%;而1951年以后,湖泊营养水平和温度分别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31.4%和26.8%。研究结果表明了硅藻群落长期变化的主控因子是湖泊营养水平,而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可以通过改变湖泊水动力及湖水温度来驱动硅藻群落的演替,同时抚仙湖-星云湖的连通性也对硅藻群落的演替产生了一定影响。
年:2016
出版单位:生态学报
2.泸沽湖记录的西南季风区15000a B.P.以来植被与气候变化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泸沽湖;;孢粉与植被;;全新世;;西南季风区;;气候环境
摘要:泸沽湖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深水湖。取自水深44.5m处长度880cm的连续岩芯显示,泸沽湖沉积岩芯物理特征变化不明显,色调单一、物质构成均匀、植物残体(古树叶)丰富。本文对该岩芯上部474cm进行了孢粉分析和TOC(总有机碳)、CaCO_3(碳酸钙)百分含量的测定。在16个树叶残体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岩芯的年代序列。岩芯孢粉组合表明,在泸沽湖流域,15000~12300a B.P.植被以松林为主,伴有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指示温凉偏湿的气候条件;12300~10300a B.P.的植被以松林减少而落叶阔叶林扩张为特点,表明当时气候相对偏暖偏干;在早全新世(10300~7500a B.P.)和中全新世(7500~3800a B.P.),植被以松林占优势,伴有铁杉林和云冷杉林,植被盖度大,反映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中全新世常绿栎类偏多,表明有效湿度不如早全新世;在3800~3300a B.P.,松林明显减少而硬叶常绿栎林急剧扩张,指示了一次持续的冷干事件;在晚全新世(3300a B.P.至今),松林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早中全新世的水平,常绿青冈林增加并出现较多的铁杉林和云杉林,但植被盖度明显降低,表明晚全新世的气温和湿度比早中全新世均偏低。TOC和CaCO_3含量反映的湖泊环境和湖面变化与孢粉分析结果有较好的对应,虽然彼此在年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碳酸盐含量变化显示在13600~3400a B.P.期间湖水整体较高并形成间断性外流湖。泸沽湖沉积记录不仅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升温-高温-降温的变化趋势,还记录了与Younger Dryas(YD)和约4000a B.P.的冷事件等相关的气候异常事件。因此,本研究对于认识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气候突变事件及植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年:2014
出版单位:第四纪研究
3.云南元谋盆地距今210—120ka间干热气候变化重建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元谋盆地;;倒数第二次冰期;;孢粉;;粒度;;气候变化;;干热河谷气候
摘要:元谋盆地西侧浪巴铺湖相沉积物(厚27 m)ESR年代测定结果显示,浪巴铺古湖存在于距今216±20 ka至122±10 ka,经历了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末期、倒数第二次冰期以及末次间冰期初期。结合粒度、磁化率和孢粉等数据,重建了元谋地区距今216±20 ka至122±10 ka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距今216~185 ka期间,孢粉平均浓度为全剖面最高,出现了喜高温的苏铁科和栲属植物以及指示湿润环境的莎草科植被,表明这段时期气候相对湿热,对应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晚期;距今185~150 ka期间,孢粉浓度迅速降低,1050 cm深处(距今160 ka)孢粉浓度只有8.67粒/100 g,对应倒数第二次冰期盛冰期;距今150~122 ka期间出现数层砂砾石层,草本植物比例增加,气温回升,降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直至消失,气候干热趋势显著。考虑到浪巴铺古湖沉积物样品平均孢粉浓度只有34.35粒/100g,认为至少在倒数第二次冰期之前,元谋盆地气候的干旱特征已经十分显著,植被稀疏,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的干热特征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年:2013
出版单位:地质力学学报
4.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古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
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古湖泊沉积物;;分子化石;;正构烷烃;;古气候;;太阳辐射
摘要:通过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泊贝壳堤剖面254cm湖相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析,结合现有的湖相记录资料,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39.7~17.514CkaBP(校正年代为43.5~22.4cal.kaBP,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之间湖泊演化规律.在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正构烷烃呈现了不同的分布模式,体现了研究区植被变化及水文条件的改变.正构烷烃代用指标(CPIh,ACLh和Paq)与同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揭示了夏季太阳辐射是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间接影响了湖泊的演化.另一方面CPIh,ACLh与孢粉总浓度以及格陵兰冰芯气泡甲烷浓度变化趋势吻合,响应了气候快速变化的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说明MIS3晚期察尔汗湖区气候相对暖湿阶段具有不稳定性.本次研究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来自古湖泊沉积物分子化石的最新证据.
年:2010
出版单位: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5.甘肃静宁地区晚更新世晚期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
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南京210008,兰州730000,兰州730000,兰州730000,南京210008
关键词:黄土高原西部;;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气候变化;;晚更新世
摘要:在AMS14C年代数据支持之下,提供了甘肃静宁地区酸刺沟剖面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分析结果表明,在44.2~11kaBP期间,静宁地区植被先后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森林和草原成分的相互消长,44~29kaBP期间(MIS3)气候以湿润为主,发育针叶林,温度低于现在;23kaBP之后,气候冷干,以稀疏草原为主,在末次盛冰期植被甚至演化为荒漠草原.北大西洋Heinrich事件发生时间和酸刺沟木本植物花粉含量显著降低的时间有很好的对应性,尤其是在H3之后.这说明Heinrich事件在孢粉记录中可以得到很好地反映.
年:2006
出版单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6.腾格里沙漠南缘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机构: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GeomorphologischesLaboratoriumderFreienUniversittBerlin!14195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全新世;;古气候
摘要:通过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红水河剖面的地层分析和年代序列建立 ,依据分辨率 4 0~ 50a的TOC、TIC、元素和稳定同位素 (δ18O)分析及孢粉分析 ,重建了腾格里沙漠南缘过渡区全新世 80 0 0~ 30 0 0aBP期间的古气候演变序列 .结果显示 ,(7980 )~ 6 870aBP气候变化特点为具振荡性的升温期 ,且尤以 74 10~ 6 870aBP最为明显 ;6 870~ 4 6 2 0aBP为高温期 ,并可分为 6 6 2 0~ 5770aBP温暖而湿润的第 1高温期和 536 0~ 5130aBP以干热为特征的第 2高温期 .在 5880~ 536 0aBP ,即两个高温期之间 ,气候曾发生持续干化 ,温度有 3次波动降低 .第 1高温期可被视为本区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 5130~ 4 6 2 0aBP温度有所降低 ,但湿度增加 ,并在 4 830~ 4 790aBP存在一强降温事件 ,预示着全新世高温期的衰减 ;4 6 2 0aBP开始为降温期并在4 6 2 0~ 4 32 0 ,4 0 10~ 3590和 32 70~ (3110 )aBP出现 3次分别与高山冰进相关的低温期
年:1998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1
按检索点细分(6)
作者(6)
按资源类型细分(6)
期刊论文(6)
按来源细分(6)
知网(6)
按年细分(6)
2016年(1)
2014年(1)
2013年(1)
2010年(1)
2006年(1)
2000年及以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