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26)
碳循环(24)
清洁能源(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26条,耗时:0.0469572 秒
1.基于STIRPAT模型的区域城市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作者:赵涛 ; 张思聪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城市化;;区域差异分析;;扩展的STIRPAT模型
摘要:研究7种不同城市化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包括人口\,经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清洁度,服务水平和研发强度,采用基于FE-DK回归模型的STIRPAT模型来评估不同元素对中国三大区域(高度城市化\,发展中城市化和城市化相对落后区域)的碳排放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水平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中的城市化地区人口因素的影响高于其他2个地区。同时,在城市化相对落后地区,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比其他地区更为重要。总体而言,经济城市化是影响3个地区碳排放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具体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
年:2019
出版单位:甘肃科学学报
2.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赵涛 ; 肖延歌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西北地区;;面板均衡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摘要:为研究西北五省区二氧化碳排放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通过收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1995—2014年的数据,对人均碳排放进行测算,建立面板均衡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法,探索可再生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之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二者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费与人均二氧化碳、人均GDP间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均衡模型的系数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加会促进碳排放的降低,而人均GDP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因此,西北五省区的政府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充分发挥地区可再生能源存储和开发优势,有助于早日实现西北区域的减排目标。
年:2019
出版单位:甘肃科学学报
3.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碳排放;;区域差异;;面板数据;;STIRPAT
摘要:主要利用30个省市1997—2012年共16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STIRPAT模型,考虑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工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程度等6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我国东中西3个区域~1的碳排放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对外贸易程度的提高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化水平则是影响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结构是影响中部区域的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西部区域的碳排放影响作用最大。不同区域应当根据区域特点,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节能减排对策,实施区域差异化减排策略。
年:2017
出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4.基于STIRPAT模型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时兆会 ; 赵涛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北京;;交通碳排放;;STIRPAT;;PLS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引起了极大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而对于市级层面的交通研究较少。为了深入探究影响市级单位交通碳排放的因素,缓解交通业所带来的环境和能源压力,研究引入新变量能源价格,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采用PLS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14年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的扩张是影响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价格的提高对交通碳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民用汽车拥有量、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的上升使得交通碳排放显著增加,而能源强度的提高对降低碳排放的影响较小。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降低北京市交通碳排放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
年:2017
出版单位:甘肃科学学报
5.基于GWR模型中国碳排放空间差异研究
作者:王雅楠 ; 赵涛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空间差异;;地理加权回归;;碳排放;;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研究全国30个省份分别在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城镇化、工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揭示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省份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城镇化在各省市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断增大,其中东部省市的影响较大。工业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在总体上有正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在2007年有负影响,说明存在能源回弹效应。因此,在总体上制定减排政策时,要分区域、分省域制定合理的碳减排目标,对相邻的省份制定协同减排计划,同时要兼顾到欠发达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让经济发达的区域和省市适当承担较多的碳减排任务。具体来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公共的城市资源,分别从建筑、交通、工业和能源等方面制定低碳城市建设计划,同时,鼓励大家使用公共交通或者低碳出行方式,从而减少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进而能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从工业结构方面来看,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西部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以提供生产原料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林业,不断提升自然因素对碳的吸收能力;从能源强度来看,一方面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不断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应考虑回弹效应,尽量减少能源回弹效应的消极影响。
年:2016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山西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作者:臧雪玲 ; 赵涛 ; 王娟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直接碳排放;;城乡;;LMDI;;山西
摘要:为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持续增长,基于LMDI模型,探究了1995—2012年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家庭户数三个家庭相关因素以及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对山西省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并比较分析城镇和农村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均增长显著,但城镇部分增长速度更快;2家庭人均收入效应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家庭户数效应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但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微小;能源强度效应和家庭规模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分列第一、二位;能源结构效应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碳排放系数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均比较微弱。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年:2016
出版单位:甘肃科学学报
7.基于STIRPAT模型的京津冀经济圈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涛 ; 林朋 ; 王雅楠
机构:天津大学;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碳排放;;人口;;STIRPAT模型
摘要:应用STIRPAT模型研究1997~2012年京津冀经济圈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及技术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促进碳排放增加,而平均家庭规模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此外,经济水平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平均家庭规模是主要抑制因素。人口结构因素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利于能源消耗;人口年龄结构以增加劳动力供应及促进消费需求的方式促进碳排放增长;逐渐缩小的平均家庭规模导致人均能耗及家庭数量的增长,进而推动能源消耗增长;人口就业结构中工业部门就业率的增长导致碳排放的增加。结合研究结果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年:2016
出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8.天津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研究:基于LMDI-Attribution分析方法
作者:赵涛 ; 田莉 ; 许宪硕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工业;;碳排放强度;;LMDI-Attribution;;天津
摘要:引入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其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从细分行业角度对2000-2012年天津市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碳排放强度作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排放因子三因素LMDI乘法分解,其后,基于三个分解因素在2000-2006年和2006-2012年两个时间段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效应,对其作归因分析,量化36个细分行业对分解因素影响效应的贡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天津市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从2000-2012年累计下降了66.87%,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是其下降的主导因素,累计影响值分别为-44.53%和-47.39%,排放因子对其下降起抑制作用,累计影响值为15.39%;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主要依赖于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的变化,化工行业和黑色金属行业产值的占比越高,产业结构的减排效应越差,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黑色金属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能源强度效应变化的主导行业,由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黑色金属行业的负值贡献在2006-2012年相对前七年增大了2.5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最大的正值贡献行业转为第二大负值贡献行业,使得2006-2012年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的拉低影响相对前七年增大了近1倍;排放因子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在2006年之后呈现减弱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能源结构优化与能源再利用体系的建立,有效抑制了排放因子对碳排放强度的拉升作用。综上可见,黑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天津市碳排放强度分解因素变化的主要贡献行业,以这些高耗能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行业特点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严格控制其粗放型发展、鼓励新技术研发、循环利用资源及优化用能结构等措施,针对性的制定节能减排办法,才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年:2015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9.基于STIRPAT模型的金砖国家碳排放因素研究
作者:邓爽 ; 赵涛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碳排放;;能源消耗;;STIRPAT;;金砖国家
摘要:采用STIRPAT模型和PLS回归,定量研究了金砖国家人口总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金砖国家将继续面临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对金砖国家1994—2013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回归。结果表明,人口总量(中国除外)和城镇化是影响金砖国家碳排放最主要的因素,人均GDP、工业化程度对其的影响则各有不同,能源强度的作用均为负。能源增长将对金砖各国造成巨大环境压力,金砖国家常规能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具有一定互补性,寻求金砖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最后分析了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年:2015
出版单位:甘肃科学学报
10.基于广义费雪模型的天津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任晓松 ; 赵涛
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广义费雪模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在测算1995至2010年天津市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基础上,基于广义费雪模型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利用脱钩指数测算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分析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以及造成的碳排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一次能源引起的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经济发展因素是天津市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对碳排放增长始终起着正向拉动作用;能源效率因素则始终对天津市碳排放增长起着反向抑制作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但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动的天津市碳排放量增长。
年:2014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
2
3
按检索点细分(26)
作者(26)
按资源类型细分(26)
期刊论文(26)
按来源细分(26)
知网(26)
按年细分(26)
2019年(2)
2017年(2)
2016年(3)
2015年(2)
2014年(4)
2013年(6)
2012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