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1)
气候变化(1)
碳循环(8)
清洁能源(2)
管理 政策 制度(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1条,耗时:0.0179921 秒
1.气候变化并未对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近地表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是以排放为驱动,而不是气候条件的变化。但观测和模拟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受污染地区的局地温度升高,会引发局地化学和排放正反馈,从而推高污染水平。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恶化水质。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目标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整体上会产生较为显著的污染物减排效果,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这种环境协同效应将更加明显,但在环境管理非常严格的地区,协同效应将会很低。
年:2015
出版单位:环境经济
2.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CO2排放;;10km网格;;空间特征
摘要: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中150多万家企业数据等,"自下而上"建立中国2007年10km×10km CO2排放网格数据.结果显示,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特点是基本沿着我国人口胡焕庸线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全国CO2排放明显受城市活动影响,网格排放高值区域都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重点地区.全局Moran指数表明,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在10km空间分辨率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即空间上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而非随机杂散分布.局部Moran指数显示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面积并不大,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核心区周边.基于这些重点城市采取CO2减排政策和措施,由于带动效应,其实际减排效果要远大于直接减排效果.
年:2014
出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
3.欧盟和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欧盟;;美国环保署;;温室气体;;监测
摘要:欧盟出台的《第2003/87号指令: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指南》和美国环保署颁布的《温室气体强制性申报:最终条例》中,监测计划、监测技术装置、一般监测方法、最佳可用监测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验证、经济成本分析等内容都对中国进行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室气体监测的作用和对中国进行温室气体监测、报告的建议。
年:2013
出版单位:中国环境监测
4.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道路交通;;CO2排放;;全国;;相关性
摘要:本文评述了全国及区域水平道路交通CO2排放研究的不足和困难,提出道路交通CO2排放的研究方法,并与研究文献和公开资料进行比对。中国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CO2排放为3.77亿t,占交通运输部门CO2排放的86.32%。分析了各省道路交通CO2排放量与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省(市、区)道路交通CO2排放量和GDP关联性显著,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不明显。
年:2011
出版单位:中国能源
5.中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交通领域;;CO2排放;;中国;;区域水平
摘要:评述了中国全国及区域水平交通领域CO2排放研究的不足和困难,提出了道路运输、铁路运输燃油消费量的估算方法、参数及区域分配方法,并根据文献研究和公开资料进行校对,采用中国交通领域CO2排放因子,计算中国2007年全国和各省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的CO2排放。中国2007年交通领域CO2排放量为4.36亿t,占2007年全国能源利用CO2排放的7%,低于2007年全球交通部门23%的排放比例。中国道路运输CO2排放占交通领域绝对主体,为86.32%。
年:2011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6.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研究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空间分布
摘要:以污染源普查中的火电企业能源消耗等数据为基础,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方法,核算了我国所有基于源的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了火电企业数量、机组容量、能源利用种类、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在空间上的分布,提出了我国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和控制建议。
年:2011
出版单位:热力发电
7.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
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税;;政策研究;;方案
摘要:征收碳税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碳税征收对中国宏观经济、节约能源和抑制CO2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低税率的国家碳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低税率的碳税方案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极为有限,但对减缓CO2排放增长具有明显的刺激效果.为逐步形成中国的碳税税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设计出中国碳税征收的实施方案.
年:2009
出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
8.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与启示
机构:中国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碳排放;;气候变化;;政策;;可再生能源;;税收;;低碳技术
摘要: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或地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都制定了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各国(或地区)分别制定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了各种气候变化税收政策。各国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减缓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普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颁布了政策法令并建立气候变化资金。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政策框架体系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应加快建立温室气体统计制度,通过技术进步与财税政策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专项科学基金和低碳技术基金。
年:2009
出版单位:中外能源
9.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
机构: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能源经济 研究报告 中国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这对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年:2008
10.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080,北京100080,北京100080,北京100080,北京100080,北京100080,北京100101,北京100029,北京100101
关键词:减排策略;;碳排放;;碳汇;;能源结构;;碳税;;消费行为;;气候变化
摘要:未来我国参与气候谈判以及制定减排策略应基于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科学判断,即我国碳排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国限排增汇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可行的减排措施有哪些,实施不同的减排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通过对中国科学院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给出部分观点和结论,作为决策参考的基础。
年:2006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
2
按检索点细分(11)
作者(11)
按资源类型细分(11)
期刊论文(10)
电子图书(1)
按来源细分(11)
知网(10)
馆藏(1)
按年细分(11)
2015年(1)
2014年(1)
2013年(1)
2011年(3)
2009年(2)
2008年(1)
2006年(1)
200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