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7)
气候变化(7)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7条,耗时:0.0569727 秒
1.西藏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拉萨分部;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林芝市气象局;
关键词:纳木错;;湖面变化;;湖面高度;;气候变化
摘要:本文根据1975年地形图、多源卫星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分析纳木错湖面面积、湖面高度变化。结果表明,1975—2017年,纳木错湖面面积总体扩张了64.68km2,扩张率为3.32%。2003—2009年,纳木错湖泊面积和湖面高度均呈现增长和上升趋势,湖泊面积增长了17.2km2、湖面高度上升了1.2m。综合分析表明,纳木错流域近47年来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同时暖季降水量的增加,补给了湖泊水量,而蒸发量减少也抑制了湖水的蒸发。这些要素的变化对纳木错湖泊面积的扩张具有较大影响。
年:2019
出版单位:河南科技
2.近30年气候变化对隆子县黑青稞产量影响
机构:西藏自治区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气象局;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隆子县;;黑青稞产量
摘要:文章通过对隆子县气象要素变化的研究,利用气候倾向率分析得出隆子县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减少更有利于黑青稞的生长,降水量与日照时数与黑青稞产量呈正相关,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三者与黑青稞产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拟合模型并不是很理想。
年:2017
出版单位:西藏科技
3.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生态环境与发展研究室;
关键词: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摘要:论述了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动态,以及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和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总结出了以下结论:①青藏高原年均NPP为0.3Pg Ca-1,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与该地区的水热条件和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一致;②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植被生产力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年增加速率约为0.7%;③温度是影响青藏高原生物生长的主导因子,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加;④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植被NPP,在IPCC预测的B1、A1B和A2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的NPP均呈增加的趋势。
年:2013
出版单位:绿色科技
4.冰芯和气象记录揭示的青藏高原百年来典型冷暖时段气候变化特征
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芯记录;;气象记录;;冷期;;暖期
摘要:气候冷暖变化问题是全球科学家研究的一个聚焦点,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过程尚不十分清楚,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的青藏高原更是如此.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古里雅冰芯、唐古拉冰芯和南部的达索普冰芯、宁金岗桑冰芯δ18O记录作为温度代用指标,同时结合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吉尔吉斯斯坦Naryn站长期气象记录和北半球同时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了过去100 a来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的温度变化.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过去100 a来共出现1910年左右、1920年左右、1950年左右、1970年代4个冷期,各冷期之间对应出现4次暖期,并且变冷的程度越来越弱而变暖的程度越来越强.其次,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冷变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差异很大:从空间尺度上看,青藏高原北部变暖过程比南部更强烈;从时间尺度上看,1910年左右和1920年左右的两次变冷十分明显,但1950年左右和1970年代的两次变冷不明显.另外,虽然有发生在1990年代早期的短暂降温过程,但与其说是一个冷事件,还不如说是一次变暖过程中的短暂停顿,随后表现为持续升温.
年:2013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5.羊卓雍措流域在1971年-2009年期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机构: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拉萨市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羊卓雍措流域;;气温
摘要:文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羊卓雍措流域附近的浪卡子气象站1971年-2009年期间采集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卓雍措流域气温升高,降水量不显著增加,蒸发量有减少的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各季气温都有增加的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降水量除在冬季减少外,其余季节都在增加;而流域蒸发量在冬季呈增加趋势,其余季节都在减少。
年:2012
出版单位: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气候变化对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机构:林芝地区气象局,林芝地区气象局,林芝地区气象局 西藏林芝860000,西藏林芝860000,西藏林芝860000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播种期
摘要:以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80~2005年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林芝中部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逐渐升高;气候适宜冬小麦播种期逐渐推迟;传统播种期内降水量有所减少。并利用1980~2005年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按照传统观念播种小麦存在的弊端,从而得出结论:冬小麦的播种必须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适当晚播,才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年:2007
出版单位:西藏科技
7.卫星遥感检测高原湖泊水面变化及与气候变化分析
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08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北京100080,北京100080,西藏850001
关键词:高原湖泊变化;;CBERS检测;;相关性分析;;气象因素
摘要:对西藏西部的玛旁雍错、中部的纳木错和南部的普莫雍错三大湖泊地区,采用中巴资源卫星自1999年至2007年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通过最佳波段组合和时相的选取,高精度几何配准和镶嵌以及进行边缘信息提取等处理,绘制湖面变化解译图。并用一景同期ETM 图像作为辅助数据计算湖区地物光谱反射率曲线以辅助分类。为避免个别年份湖面变化出现偶然性,采用几个相邻年份湖面求取平均值的方法统计近年湖面面积。其结果与1984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数字对比表明,西藏南部的普莫雍错和中部的纳木错湖面有明显扩张,分别扩张了大约4.01%和4.55%;而西部的玛旁雍错近年间变化不大,甚至略有萎缩趋势,相比1984年也仅增长了1.31%。为研究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出现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水位数据和气象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三地区近34年的气象资料,包括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等进行距平均值曲线拟合,发现中东部年均温和降雨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西部降雨量则呈微弱减少趋势。这说明近期湖面的扩张与气象资料分析的变化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映遥感方法在湖泊水域变化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年:2008
出版单位:干旱区地理
1
按检索点细分(7)
作者(7)
按资源类型细分(7)
期刊论文(7)
按来源细分(7)
知网(7)
按年细分(7)
2019年(1)
2017年(1)
2013年(2)
2012年(1)
2008年(1)
2007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