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0)
气候变化(7)
碳循环(3)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0条,耗时:0.056971 秒
1.基于DSGE视角的中国碳排放政策与经济增长
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商学院;常州大学商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政策;;中国经济波动;;经济增长;;DSGE模型
摘要:为模拟我国不同强度碳排放政策下实体经济波动情况,构建了包含碳排放政策的DSGE模型,试图分析面临技术冲击和政策冲击时不同强度的碳排放政策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减排与保持经济增速两个目标的实现在短期内具有相悖性,政府对碳排放政策强度的关注度不同,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不同;效果过强或过弱的碳排放政策均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适度的碳排放政策才会达到平衡兼顾的效果。
年:2018
出版单位:软科学
2.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机构: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 Lanzhou University;Qinghai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ollege of Agroforestry Engineering and Planning, Tongren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and Simulatio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Qatar University;
摘要:Aboveground biomass in grassland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displayed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 during 2003–2016, which i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biomes show large discrepancies, in both size and magnitude. By apply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we calcul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k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monthly total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ceding 12 months for three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alpine steppe, alpine meadow, and temperate steppe) o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temperature in most preceding month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ak aboveground biomass of alpine meadow and alpine steppe, while mean temperature in the preceding October and February to Jun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ak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emperate steppe. Precipitation in all months had a promoting effect on biomass of alpine meadow, but its correlations with biomass of alpine steppe and temperate steppe were inconsistent.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in a warmer, wetter climate, peak aboveground biomass of alpine meadow would increase more than that of alpine steppe, while that of temperate steppe would decrease significantly,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of conservative growth strategies by vegetation in stressed ecosystems.
年:2018
出版单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3.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和主要作物栽培格局的影响
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栽培格局;;甘肃省;;对策
摘要:基于甘肃省8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春小麦、冬小麦、马铃薯的区划指标,分1961—1986(时段Ⅰ)和1987—2014年(时段Ⅱ)2个不同时段,分析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和主要粮食作物潜在栽培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时段Ⅱ较时段Ⅰ平均气温、负积温、≥0℃积温和≥10℃积温分别增加0.83℃、113.9℃·d、290℃·d和180℃·d,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34—16mm/10a,整体表现为减少趋势。时段Ⅱ较时段Ⅰ春小麦不适宜种植区面积显著增加约9%,最适宜、适宜、次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1.4%、4.1%和4.8%,其中以河西走廊和陇中黄土高原变化最为显著。冬小麦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6%和3.4%,最适宜、可种植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0.4%、3.5%和5.7%,其中以陇中地区变化最为显著。玉米最适宜和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13%和7%。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11%、2%和7%,其中以河西灌区变化最为显著。马铃薯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3.8%和0.7%,次适宜和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3.5%和1.3%,其中以陇中黄土高原变化最为显著。最后提出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结构和栽培格局的对策建议。
年:2017
出版单位:生态学报
4.近53年青海省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及气候生产潜力特征
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气象局;海北州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气候生产潜力
摘要:利用青海省1961-2013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青海省气候变化的特征,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估算了青海省气候生产潜力,探讨了气候生产潜力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青海省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平均气温升温率达0.40℃·10a-1;降水量也呈现增加趋势,增幅为6.0mm·10a-1;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现减少趋势。自2002年以来的近10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和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有一定相关性且气候生产潜力从2002年开始有突变(r=0.29,P<0.05)。近53年青海省气候生产潜力在323.39~478.48g·m-2·a-1之间,年际间变化波动较大,呈现较弱的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914g·m-2·a-1。
年:2015
出版单位:草业科学
5.近20a广西石漠化区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镇林业工作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林业局;
关键词:石漠化地区;;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农村经济发展;;主成分
摘要:通过研究广西石漠化区农村经济社会因素、生态政策、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治理恢复进程的影响,得出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及其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率,选取了反映植被盖度的NDVI值,以及与石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有关的9个因子:农村人口、粮食产量、农村人均纯收入、牲畜量、耕地面积、森林封禁面积、造林面积、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基于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以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得出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另外,对广西的气候变化、石漠化状况以及农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政策等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发展、逆转的主要影响因子,气候变化则是次要影响因子。2005—2010年,人为活动、气候变化对石漠化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64.115%,23.355%。2.近20 a广西气候呈干暖化趋势,石漠化面积减少显著,但仍存在较大面积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农村纯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由此可知,虽然人为活动与气候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石漠化地区植被变化,但目前广西石漠化地区植被变化受农村人口活跃程度、农村经济生产活动以及生态政策的实施力度影响很大。
年:2014
出版单位:山地学报
6.青海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机构: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青海省;;极端气温指数;;趋势;;相关
摘要:选用青海省37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近51a,逐日气温(最高、最低、平均)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气温指数定义计算了9种极端气温指数,并分析其主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1a青海省极端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冷指标(霜冻、结冰日数、冷夜、冷昼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极端暖指标(夏天日数、暖夜、暖昼指数)呈上升趋势,且极端冷指标的减少幅度高于极端暖指标的增加幅度.空间分布上,极端气温指数在全省呈一致的上升(下降)趋势分布.在近51a的时间尺度上各种极端气温指数都存在多个较明显的周期,如较短的3~8a的准周期,以及13a、17a、27a的年代际周期特征.青海省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气候变暖突变前后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变暖突变发生后,霜冻日数、冷夜指数、冷昼指数、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夏天日数、暖夜指数及暖昼指数明显增加,其中相对指数几乎呈倍数显著变化,表明极端气温指数对气候变暖有很好的响应.
年:2012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7.我国航空业对被欧盟纳入其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应对
作者:王力
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碳交易
摘要:欧盟把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这给发展中的我国航空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的航空业以相关国际法律为依据,航空公司、航空协会可参照美国公司的做法,或给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等;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国内碳交易的法律、法规,建立我国的强制性排放权交易体系,解决因为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国际贸易争端。
年:2012
出版单位:中国集体经济
8.气候变化对不同海拔高山嵩草物候期的影响
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生长期;;返青期;;曲麻莱;;河南
摘要:利用三江源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区牧业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日、月、年气象资料,通过回归、相关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就青海省海拔相差较大的曲麻莱和河南的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山嵩草物候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年来两站年平均气温增速相当,高海拔区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幅大于低海拔区,而高海拔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小于低海拔区,生长季(4―9月)与全年的气温变化有相同趋势。两站全年及生长季气温变化均显著相关,其差异主要受海拔影响。两站高山嵩草的返青期、黄枯期和生长季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高海拔区的波动大于低海拔区。海拔每升高100m,高山嵩草的返青期推迟3.3d,生长期缩短2.5d。1989―1999年与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平均物候期高海拔区提前6~25d,生长期延长3d。低海拔区返青期提前1d,其余物候期推迟1~9d,生长期延长6d。高海拔区高山嵩草的生长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生境更为脆弱。
年:2012
出版单位:草业科学
9.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灌区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育期;;柴达木盆地;;小麦
摘要:利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德令哈、诺木洪3个气象测点1980-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小麦生育期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绿洲灌区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0℃、≥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积温增多,作物生长季延长;3个农业气象测点的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生长期缩短;播种-出苗期的缩短是营养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乳熟-成熟期的缩短是生殖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原因;诺木洪热量条件好的区域可以在小麦收割后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蔬菜。
年:2010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气象
10.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分析
作者:江涌 ; 王力
年:2010
出版单位:经济研究参考
1
按检索点细分(10)
作者(10)
按资源类型细分(10)
期刊论文(10)
按来源细分(10)
知网(10)
按年细分(10)
2018年(2)
2017年(1)
2015年(1)
2014年(1)
2012年(3)
2010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