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8)
气候变化(7)
碳循环(1)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8条,耗时:0.0619702 秒
1.近20a西喀喇昆仑地区吉尔吉特河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张威 ; 王宁练 ; 李想 ; 刘凯
机构: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关键词:冰川;;吉尔吉特河流域;;气候变化;;遥感
摘要:冰川被誉为"固态水库",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发展至关重要。喀喇昆仑山地区的冰川出现了退缩停滞乃至前进的现象,被称为"喀喇昆仑异常"。为探明西喀喇昆仑地区吉尔吉特河(Gilgit River)流域的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1993、2000、2016年三个时期的多景LandsatTM/ETM /OLI遥感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法提取三期冰川边界。结果表明:(1)1993—2016年,吉尔吉特河流域冰川面积共萎缩了45.82±9.07 km~2,约占1993年冰川总面积的4.07±0.80%。其中,1993—2000年冰川面积的年均萎缩率为0.19±0.02%,2000—2016年冰川面积的年均萎缩率为0.17±0.03%,即近15a来研究区冰川面积萎缩呈微弱的减缓趋势。(2)1993—2016年研究区内共有12条冰川发生过前进现象,其中G073768E36822N(冰川编码)冰川发生了较为快速的前进,在1996—1999年末端前进了477 m,前进速率为159 m·a~(-1)。(3)近40 a来,吉尔吉特河流域的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降水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气温升高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降水的增加缓解了因升温而导致的冰川面积萎缩。
年:2019
出版单位:山地学报
2.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水文效应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水文水资源局;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新疆气候中心;阿克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气候变化;;水文过程;;新疆
摘要:新疆是我国冰川、积雪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冰川和积雪融水在水资源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使得河流水文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新疆干旱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新疆高山流域产流占地表径流的80%以上,其中冰川和积雪融水径流在总径流中的比例可达45%以上,积雪和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和天山北坡河流主要以融雪径流补给为主,而在天山南坡、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北坡的伊犁河流域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以融雪径流为主要的河流主汛期在春季到夏初,而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夏季是主汛期.随着新疆气候向暖湿转变,高山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和积雪增加产生明显的响应:以积雪为主补给的河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最大径流前移,夏季径流减少明显;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响应表现为6-9月汛期径流量明显增大,汛期洪水增多,年流量增加.由于不同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过程发生变化,其相应对下游的水资源供给和洪水安全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适应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调整,减缓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
年:2013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3.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II):灾害效应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新疆水文水资源局;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新疆气候中心;阿克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冰雪灾害;;冰雪洪水;;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新疆
摘要:新疆地区冰川、积雪广泛分布,在其融水补给河川径流的同时,也常伴有冰川洪水、融雪洪水、冰湖突发洪水、冰川泥石流、冰雪崩和风吹雪等冰雪灾害发生,这些灾害对当地居民居住地以及重要国防干线的安全运营形成较大威胁.冰川、积雪变化直接影响到冰雪灾害发生的程度与影响范围,新疆的冰川洪水和冰湖突发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及天山南坡西部一带,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天山北坡一带,冰川泥石流、冰雪崩灾害主要发生在帕米尔高原、天山西段和西昆仑山地区,风吹雪主要在天山中、西段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新疆从1987年开始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冰川退缩加剧,融水量增大,冰川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灾害随着冰川融水径流的增加而增多;而融雪洪水、雪崩和风吹雪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冬季积雪增加和气温升高,其灾害强度在增强;冰崩灾害随着气温升高引起的高山冰体崩解而呈增加趋势.在新疆地区,冰雪灾害主要表现为冰雪洪水,已观测到近十几年来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冰雪洪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塔里木河流域的冰湖溃决洪水和冰川洪水及北疆春季的冰凌和融雪洪水已对当地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新疆的水资源安全、灾害等问题日益凸显.预计未来,随着气候增温引起的冰雪融水径流的增加,相关的冰雪灾害增多,因而增加了冰雪灾害的危险程度,并可能形成若干新的灾害点.面对气候变化诱发的众多冰川、积雪灾害,目前还缺乏对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方面的适应对策.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速的趋势下,冰雪灾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加强气候变化对冰雪灾害的影响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使科学技术在减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年:2013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4.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机构: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冰川;;数值模拟;;预测
摘要:冰川变化的数值模拟及其预测是冰冻圈科学的前沿方向.本文介绍了对山地冰川进行数值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求解二维的冰川流动方程,对1号冰川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同时通过线性分析构建了一个未来升温情景:2010~2070年1号冰川地区升温速率为0.17℃/10a,而降水量保持不变.在此气候情景下,从冰川变化的物理过程,预测了2010~2070年期间1号冰川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040年以前,冰川末端退缩比较缓慢,但消融区厚度减薄较快.2040年以后,冰川末端退缩加剧,最终于2070年左右退缩为冰斗.从冰川流动原理证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山地冰川退缩将会越来越剧烈.
年:2012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5.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物质平衡;;度日模型;;七一冰川;;祁连山
摘要:依据2010年6月30日-9月5日考察期间获得的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和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运用度日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七一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七一冰川考察期间物质平衡为-856.2mm w.e..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强烈影响,物质平衡过程明显分为"微弱积累-强烈消融-微弱消融"3个阶段.度日物质平衡模型模拟的冰川物质平衡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反映了冰川物质平衡随海拔上升而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物质平衡的气候敏感性实验表明,物质平衡对气温升降的变化非常敏感,气温是影响冰川物质平衡的主导因素,当气温持续升高时,降水量的少量增加对物质平衡的影响将变得很小.
年:2011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及其演化趋势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位变化;;演化趋势;;伊塞克湖
摘要:结合气象、水文、冰川变化和人类活动序列资料,应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吉尔吉斯坦伊塞克湖1927—2008年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是湖泊水位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水量平衡各要素中,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与湖泊水位变化的正相关关系最为密切,而灌溉耗水对目前湖泊水位的变化的影响仅处于次要地位.由于气候变化,流域高山区气温上升显著,湖面降水量和入湖径流量增加明显,导致湖面于1998年停止下降,开始回升,到2008年底已经上升了0.59 m.按照所有SRES情景预估的未来升温情况,伊塞克湖水位还将会因为雨雪比例的增大及冰川融水的大量增加而上升.因此,伊塞克湖水位现在已经处于自然波动恢复状态中,不需要从其他流域向伊塞克湖调水来恢复湖水位,但要注意灌溉回归水可能会对湖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年:2010
出版单位:冰川冻土
7.温室气体与气候:过去变化对未来的启示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兰州730000,北京100101
关键词: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太阳活动
摘要:对 2 0世纪气候变化原因存在的争议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尽管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理论”还存在许多来自冰芯和地质证据的冲击 ,然而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对于气温的放大作用是肯定的。结合温室气体含量与气候变化这一论题 ,指出目前应重视的一些研究内容。同时简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原因 ,认为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研究将是一个活跃的领域。
年:2001
出版单位:地球科学进展
8.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730000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幅;;气候敏感性
摘要:以青藏高原冰芯记录和仪器记录为主,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和不同的空间尺度讨论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根据对过去10万年、过去2 000年和现代等几个关键时段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幅可达10℃,而接近海平面的低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在4℃左右.在过去2 000年内,6000m以上青藏高原古里雅地区的气温变幅可达7℃,而中国东部低海拔地区则在2℃左右。在当代气候变暖条件下,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 3 500 m以上地区过去 30年内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增温率达每 10年 0.25℃,而 500 m以下低海拔地区的温度几乎无变化。因此认为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
年:2000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1
按检索点细分(8)
作者(8)
按资源类型细分(8)
期刊论文(8)
按来源细分(8)
知网(8)
按年细分(8)
2019年(1)
2013年(2)
2012年(1)
2011年(1)
2010年(1)
2001年(1)
2000年(1)